[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种植何首乌的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3069.5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2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胡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黔西南州引福种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562400 贵州省黔西南布***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种植 何首乌 有机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种植何首乌的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何首乌又名野苗、交藤、交茎、夜合、地精、桃柳藤、赤葛、九真藤、芮草、蛇草、陈知白、马肝石、九真藤、疮帚等,为蓼科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喜阳,耐半阴,喜湿,畏涝,要求排水良好的土壤,根细长,末端成肥大的块根,外表红褐色至暗褐色。何首乌可入药,性微温,味苦、甘,入肝、肾,有明显的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乌发、安神、止汁等功效;用于血虚,头昏目眩,体倦乏力,萎黄,肝肾精血亏虚,眩晕耳鸣,腰漆酸软,须发早白,高血脂症。何首乌因其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对环境的适应性强等特点,已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实现人工种植。然而,现有的用于何首乌种植的化学肥料或有机肥料,由于自身特性和制备工艺的局限性,多存在吸收利用率低,致使何首乌生长不完全,何首乌质量和产量低等问题,从而导致现有的人工种植何首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明显低于野生何首乌。不仅如此,现有用于何首乌种植的肥料由于吸收不完全,浪费问题严重,长期施用,不仅增加何首乌的种植成本,还易造成土壤元素失衡,从而造成环境及水资源的污染。基于上述陈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种植何首乌的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种植何首乌的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种植何首乌的有机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鲜鸡粪40~60份、厩肥60~80份、酒槽渣30~50份、作物秸秆50~70份、锯末20~40份、麸皮20~40份、中药药渣60~80份、石灰15~25份、油枯30~50份、草木灰20~30份、有机肥腐熟剂10~18份、添加剂20~30份、粘合剂10~20份。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用于种植何首乌的有机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鲜鸡粪45~55份、厩肥65~75份、酒槽渣35~45份、作物秸秆55~65份、锯末25~35份、麸皮25~35份、中药药渣65~75份、石灰18~22份、油枯35~45份、草木灰22~28份、有机肥腐熟剂12~16份、添加剂22~28份、粘合剂12~18份。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用于种植何首乌的有机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鲜鸡粪50份、厩肥70份、酒槽渣40份、作物秸秆60份、锯末30份、麸皮30份、中药药渣70份、石灰20份、油枯40份、草木灰25份、有机肥腐熟剂14份、添加剂25份、粘合剂15份。
优选的,所述中药药渣为三七、丁香、百合、干姜、川芎、丹参、甘草、白芍、白芷、当归、肉桂、红花和麦冬中的任意几种药渣组合物。
优选的,所述添加剂为质量比为2~3:2:1.2~1.8:1的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氯化铁和硫酸铵的组合物。
优选的,所述粘合剂为质量比为1:2.2~3:3~5的钙镁磷肥、凹凸棒粉和海泡石粉的组合物。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种植何首乌的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比重的鲜鸡粪、厩肥、酒槽渣、作物秸秆和锯末共同加入到发酵罐中,以200~40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均匀后,加水至含水率为42~55%,加入所述比重的石灰,继续搅拌混合10~20min后,加入所述比重72~85%的有机肥腐熟剂,继续搅拌混合至均匀后,加热至50~75℃,保温密闭发酵4~7d,得发酵料A;
S2、将所述比重的中药药渣加入到发酵罐中,在常温下加水至含水率为55~72%,加入剩余有机肥腐熟剂,搅拌混合均匀后,密闭发酵4~7d,得发酵料B;
S3、将步骤S1中所得的发酵料A和步骤S2中所得的发酵料B共同置68~85℃的循环热风中干燥3~5h,得混合料C;
S4、将步骤S3中所得的混合料C与所述比重的油枯、草木灰和添加剂共同加入到粉碎机中,充分粉碎后过80~100目筛,得混合粉末D;
S5、将步骤S4所得的混合粉末D与所述比重的粘合剂共同加入到肥料造粒机中,以500~80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至均匀后,造粒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黔西南州引福种植有限公司,未经黔西南州引福种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30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