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碱地改良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2928.9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43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加百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仁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7 | 代理人: | 沈刚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碱地 改良 工艺 | ||
本发明一种盐碱地改良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排盐暗管安装、排水渠挖建和储水池构造;2)将中微量元素肥均匀地喷洒至盐碱地上,旋耕后灌水2次;3)收集暗管中的盐水,进行盐水淡化;4)施用有机肥,旋耕并喷洒微生物菌剂和中微量元素肥;5)定期使用微生物菌剂喷洒和灌水排盐;其中,按照重量份数计,每亩使用的中微量元素肥0.1‑0.4份、有机肥4‑8份、微生物菌剂0.8‑1.6份。本发明工艺修复成本低,操作简便,无返盐,盐水循环利用,效果明显,地力提升,无二次污染的技术优势,便于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对于缓解土壤污染状况,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盐碱地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碱地改良工艺。
背景技术
土壤盐渍化已成为全球问题,在人口逐年增加,耕地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开发利用盐碱地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我国人多地少,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占据了大量耕地,而由于灌溉不当造成大量耕地盐碱化,18亿亩耕地红线越来越难以守住。另一方面,我国约15亿亩盐碱地80%处于荒芜状态。所以,改良利用盐碱地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粮食和能源安全都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现有技术中盐碱地的改良措施主要围绕两点:其一,将土壤含盐量降低到作物能适应的程度;其二,提高作物的耐盐碱能力,去适应土壤的盐渍环境。具体措施如下:1)物理措施:大水洗盐;浅群井强排强灌;暗管排盐;覆盖抑盐;深耕等;2)化学措施:改变土壤胶体吸附性阳离子的组成;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化学无机物淋盐等;3)农业与生物措施:培肥改土;抗逆、耐盐及适生良种的引进与繁育;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等。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上述的盐碱地的综合治理方法,其具体存在以下缺陷:1) 大水洗盐消耗过多水资源,不利于节水;工程量大,排水工程投入较高,不经济;灌溉水源为盐碱水,越灌盐碱程度越大;2)中微量元素肥对于盐分种类、作物种植结构及灌溉节水条件等要求较为严格,适用性较窄;且多数以矿物、生化高分子络合物等为原料制成,资源有限,易造成二次污染;3)采用生物措施只能缓解耕作层的土壤状况,不能解决雨水期返盐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盐碱地改良工艺。
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改良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排盐暗管安装、排水渠挖建和储水池构造;
2)将中微量元素肥均匀地喷洒至盐碱地上,旋耕后灌水2次;
3)收集暗管中的盐水,进行盐水淡化;
4)施用有机肥,旋耕并喷洒微生物菌剂和中微量元素肥;
5)定期使用微生物菌剂喷洒和灌水排盐;
其中,按照重量份数计,每亩使用的中微量元素肥0.1-0.4份、有机肥4-8份、微生物菌剂0.8-1.6份。
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改良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暗管为上方带孔的PE波纹管,该暗管直径为8-11cm,不同暗管之间的间距为20-30m,暗管安装深度为1-1.5m。
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改良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微量元素肥的pH为2.0-3.0,且含有0.5g/mL的Al、0.8g/mL的Ca、0.3g/mL的Mg、0.4g/mL的S、0.1g/mL的Fe、0.02g/mL的Mn;
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改良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旋耕深度为20-30cm。
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改良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盐水淡化具体步骤为:将盐碱地整治成具有一定坡度的田地,暗管沿坡度高的一侧开始摆放,逐步延伸至坡度最低处,然后将坡度最高处的暗管密封,将坡度最低的一侧的暗管连接至储水池,再经过电渗析淡化排至下一个储水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加百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加百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29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