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芯绊码锁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0965.6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6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兰旺;陈乃刚;赵立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兰旺 |
主分类号: | E05B27/10 | 分类号: | E05B27/10;E05B15/14;E05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341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芯绊码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防盗锁。
背景技术
传统的锁,锁芯前端为钥匙进入口,锁芯内设钥匙槽孔,槽孔侧端设有弹子孔,锁芯位于锁芯套内,锁芯套对应锁芯弹子孔也设有弹子孔,锁芯弹子孔内设有一层弹子,锁芯套弹子孔内对应一层弹子设有二层弹子,二层弹子后端设有弹簧顶压一二层弹子,弹簧外端封闭,锁芯后端连接开启拨销,用以拨动锁舌开启锁。当钥匙上的牙码使一层弹子与二层弹子之间的间隙正好位于锁芯与锁芯套的相邻界面时,锁芯摆脱锁芯套二层弹子的束缚,钥匙带动锁芯转动开启锁;反之弹簧顶持一二层弹子下行,二层弹子栓销在锁芯和锁芯套之间,使锁芯不能转动。其锁闭状态下,沿锁芯开启旋转方向施加外力,弹子均能够顺畅拨撬的设计缺憾,都给盗锁带来诸多方便。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弹子锁,也由于没能彻底摆脱以上设计缺陷,实际上根本不能有效防盗。以致市场上现有任何普通机械弹子锁均可在几分钟甚至是几十秒内打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静芯绊码锁,在基本保持传统锁具构造的基础上,在锁芯整排弹子孔外端,与锁芯钥匙槽平行,沿整排弹子孔中线贯穿所有弹子孔,增开一条内宽外窄,截面为异型马蹄状(梯形+矩形合体)的绊码槽;锁芯弹子孔和锁芯一层弹子均设计为“T”型台阶状,锁芯套二层弹子则设计为两端粗中间细的“工”字型。以较为简单的设计和较低的制作成本实现了有效防盗。该结构设计只允许在锁芯静止状态下利用钥匙一次性解除所有弹子对应的锁定开启锁。如果没有钥匙,利用任何开锁工具沿锁芯开启方向施加到锁芯上的旋转力(技术性开启锁具所必须),都将触发埋伏在绊码槽和二层“工”型弹子部位的“拒止技术性开锁”功能,以静制动。上述结构设计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开锁需要两个必不可少的必要条件:一是配合,二是力。正常开锁,首先是插入钥匙,实现钥匙牙码和弹子的对应静态一次性全配合,然后沿锁芯开启方向施加开启旋转力,从而转动锁芯开启锁;技术性开锁则是首先在外露锁芯上,沿其开启旋转方向上施加一个带动外力,然后再用异型拨撬工具进入锁芯钥匙槽,按弹子受力顺序,一一抬举拨动弹子寻找各自解除锁定的“配合”,所有“配合”一旦完成,带动外力便会随时起效,带动锁芯旋转开启锁。所谓技术性开锁,就是利用异型工具开锁,摆脱钥匙依赖,迫使钥匙牙码失去意义,也就是在没有钥匙和不损坏锁具的条件下,实现锁具开启。综上所述,技术性开锁只是把正常开锁的“配合”和旋转开启“力”颠倒顺序,逆向操作。通过先给锁芯施加旋转力,再实施拨撬弹子寻找摸索“配合”。
本发明的优点是基本保持了传统锁具构造,在锁芯整排弹子孔外端,与锁芯钥匙槽平行,沿整排弹子孔中线贯穿所有弹子孔,增开一条内宽外窄,截面为异型马蹄状(梯形+矩形合体)的绊码槽,恰恰是这个绊码槽的存在,增大了锁芯套二层弹子与锁芯之间的锁定配合间隙,技术性开锁事先施加在锁芯开启方向上的旋转力,会加大锁芯旋转角度,此时利用开锁工具拨撬抬升二层弹子,使其脱离锁芯弹子孔解除锁定过程中,二层弹子的“工”型设计,恰好令二层弹子卡入绊码槽中无法摆脱,绊码槽与工型弹子携手在拨撬弹子破解钥匙牙码必经之路上设置了不可逾越的羁绊,使之离开钥匙无法完成“配合”开锁。即便有个别二层弹子通过回转锁芯,侥幸绕过绊码槽,被托出锁芯,解除了锁定,但在排除下一个受力弹子时,要想再次绕过绊码槽,依然需要锁芯回转,前面通过拨撬已经完成了配合的弹子便会瞬间掉回原位恢复锁定,另前期努力前功尽弃。技术性开锁的局限恰恰是需要借助外力(旋转锁芯的开启力)再去单个逐一排除弹子锁定,并无法同时托举两个以上的弹子完成配合。只有钥匙能够在锁芯静止状态下实现一次性托举所有弹子完成牙码配合。如果没有钥匙,利用任何开锁工具沿锁芯开启方向施加到锁芯上的旋转力(技术性开启锁具所必须),都将触发埋伏在绊码槽和二层弹子之间的“拒止技术性开锁”功能,完美体现以静制动。锁芯弹子孔和锁芯一层弹子采用“T”型设计,也实现个别一层弹子在锁芯弹子孔中悬空设置,有效杜绝社会上刚刚出现的技术性撞匙开锁。该静芯绊码锁在基本不改变传统锁具构造的情况下,使任何盗者均不能盗启该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绊码槽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锁芯绊码槽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层弹子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二层弹子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通过钥匙(牙码)解除弹子锁定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绊码槽与“工”型弹子配合拒止技术性开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兰旺,未经赵兰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09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