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弱电模块及配电柜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9608.8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8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孙麓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中力防雷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056 | 分类号: | H02B1/056;H02B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健君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1 | 代理人: | 姚远达;赵海娇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接结构 弱电模块 检测 转换处理部 转换单元 配电柜 处理器 输电导线 维护方便 信号传输 装配 配合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弱电模块及配电柜。该弱电模块包括:检测部,检测部与输电导线连接,检测部包括第一插接结构;转换处理部,转换处理部包括第一信号转换单元、处理器和第二插接结构,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二插接结构配合,第一信号转换单元从检测部接收信号传输给处理器。该弱电模块装配简单,维护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弱电模块及配电柜。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化、数字化配电技术的发展,配电设备中必不可少需要一些弱电模块来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处理,但是目前的弱电模块通常存在着结构复杂,布线凌乱,不易装配,出现问题不便维护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弱电模块及配电柜,以解决现有弱电模块结构复杂不易装配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弱电模块,其包括:检测部,检测部与输电导线连接,检测部包括第一插接结构;转换处理部,转换处理部包括第一信号转换单元、处理器和第二插接结构,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二插接结构配合,第一信号转换单元从检测部接收信号传输给处理器。
可选地,转换处理部还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一信号转换单元设置在第一电路板上,第一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第三插接结构,第二插接结构设置在第一电路板上,第一电路板与检测部电信号连接,第一信号转换单元与第二插接结构和第三插接结构电信号连接;第二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第四插接结构,第四插接结构与第三插接结构插接配合,且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路板电信号连接,处理器设置在第二电路板上,处理器与第四插接结构电信号连接。
可选地,检测部还包括:第一转接盒,第一转接盒内设置有第一转接电路板,第一插接结构设置在第一转接电路板上。
可选地,检测部还包括:第一盒体,至少一个输电导线穿设于第一盒体;第一电流互感器,各输电导线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电流互感器,且第一电流互感器设置在第一盒体内,各第一电流互感器均与第一转接电路板连接。
可选地,检测部还包括插接件,插接件设置在第一盒体上,插接件与第一转接电路板连接。
可选地,检测部还包括第二转接盒,第二转接盒内设置有第二转接电路板,第二转接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五插接结构。
可选地,检测部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各输电导线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第一转接电路板或第二转接电路板连接;和/或,剩余电流互感器,各输电导线上均连接有一个线缆,线缆和N线上设置有剩余电流互感器,用于检测剩余电流,剩余电流互感器与第二转接电路板或第一转接电路板连接;和/或,电压检测线,电压检测线与至少一个输电导线连接,并检测相连接的输电导线的电压值,电压检测线与第二转接电路板或第一转接电路板连接;和/或,通信线,通信线连接在第二转接电路板或第一转接电路板上。
可选地,第一信号转换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电流互感器,至少一个第二电流互感器设置在第一电路板上,且与第二插接结构和第三插接结构电信号连接。
可选地,第一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第二信号转换单元和第六插接结构,第一电路板通过第六插接结构与第二转接电路板的第五插接结构插接配合,第二信号转换单元与第六插接结构和第三插接结构电信号连接,第二信号转换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电压互感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配电柜,其包括上述的弱电模块。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弱电模块包括检测部和转换处理部,检测部和转换处理部之间通过插接配合连接,使得装配非常方便,避免走线复杂相互干涉的问题,使得弱电模块结构简单、便于装配、且便于使用过程中的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弱电模块的检测部与转换处理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弱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中力防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中力防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96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