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双组份水性聚氨酯木器漆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39059.4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1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吴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名士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C08G18/67;C08G18/32;C08G18/34;C08G18/42;C08G18/48;C08G18/58;C08G18/62;C08G18/66;C08K3/34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黄晶晶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双组份 水性 聚氨酯 木器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双组份水性聚氨酯木器漆,由甲组份与乙组份组成,其中甲组份与乙组份的质量比为1:0.18‑0.25;甲组份:含有羟基的水性树脂45‑55%、聚醚二元醇10‑20%、沙棘油3‑5%、三羟甲基丙烷1‑2%、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2%、纳米硅藻土0.5‑1%、催化剂0.8‑1.5%、小分子扩链剂1‑2.5%、亲水扩链剂1.5‑2%、流平剂0.3‑0.8%、消泡剂0.1‑0.3%、去离子水余量;乙组份:亲水性脂肪族异氰酸酯;本发明木器漆无毒无刺激性气味,低VOC、不含重金属,安全环保,使漆膜具有优异的硬度、耐水性、耐磨性以及化学稳定性,同时强度高,附着力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双组份水性聚氨酯木器漆。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各地不断出台各种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应标准,从国家层面,2015年1月26日,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发布《关于电池涂料征收消费税的通知》,涂料行业首当其冲。从个地方来说,截止2016年9月,已有14个省制定了VOCs(Volatile OrganicCompound)排污费征收制度。北京等部分地区,木器涂料行业成为了涂料VOCs的主要排放源。此外,由于溶剂型涂料含有大量危害身体健康的含苯及其它溶剂,涂料厂和家具厂也不断意识到这类产品对工人及生态环境的危害,因此更多的涂料厂和家具厂都致力于更加环保安全的水性产品的开发和应用。而在家装木器涂料行业,由于涂装工序都是居民居住点进行的,从味道、健康、安全、环保及涂料工人、消费者、居民居住环境等各方面考虑,由溶剂型产品想水性产品的驱动力更强。因此,结合外部大环境,内部推动路以及消费市场的需求,大力发展水性涂料是必然趋势。
在家装木器涂料行业,虽然单组分水性涂料和双组份水性涂料在绿色、环保、健康等方面都远远优于溶剂型产品。但在性能上,特别是漆膜硬度,耐化学品性等。单组分水性产品与溶剂型产品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而双组份水性聚氨酯产品,不但在安全环保上具有明显优势,在性能上与双组份溶剂型捐助产品持平或有所超越,因此双组份水性聚氨酯涂料在家装木器漆方面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现阶段水性木器漆的主要问题为漆膜的硬度不够、耐水性不好,在使用过程中极易造成漆膜的破坏,容易对漆膜的装饰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双组份水性聚氨酯木器漆,所述木器漆无毒无刺激性气味,低VOC、不含重金属,安全环保,使漆膜具有优异的硬度、耐水性、耐磨性以及化学稳定性,同时强度高,附着力好。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高性能双组份水性聚氨酯木器漆,由甲组份与乙组份组成,其中甲组份与乙组份的质量比为1:0.18-0.25;
甲组份:含有羟基的水性树脂45-55%、聚醚二元醇10-20%、沙棘油3-5%、三羟甲基丙烷1-2%、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2%、纳米硅藻土0.5-1%、催化剂0.8-1.5%、小分子扩链剂1-2.5%、亲水扩链剂1.5-2%、流平剂0.3-0.8%、消泡剂0.1-0.3%、去离子水余量;
乙组份:亲水性脂肪族异氰酸酯。
优选地,所述的含有羟基的水性树脂为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水性醇酸树脂、水性环氧树脂、水性氟改性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的含有羟基的水性树脂为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和水性环氧树脂的按质量比4-5:1混合而成。
优选地,所述聚醚二元醇为聚丙二醇1000与聚丙二醇2000按质量比1:2-4混合而成。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三乙醇胺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小分子扩链剂为1,2-丙二醇、1,4-丁二醇、乙二醇、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亲水扩链剂为二羟甲基丙酸、二羟基半酯、二氨基己酸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名士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名士达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90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