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融行业通讯设备智能管控系统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36198.1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3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欣;周南;蔡雪松;孙兆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万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7/12 | 分类号: | G07F17/12;G07C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518034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融 行业 通讯设备 智能 系统 方法 | ||
金融行业通讯设备智能管控系统和方法,包括多个屏蔽柜和与多个屏蔽柜相连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屏蔽柜内设置有检测通信设备是否放入柜内的检测装置,检测装置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屏蔽柜上设置在设定时间内无法开启的智能锁,智能锁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上连接有识别单元,不同人员设置不同的屏蔽柜,处于设定时间外能够开启该人员对应的屏蔽柜。本发明能够通过屏蔽柜的方式保存通信设备,同时能够检测是否有其他的通信设备,防止携带其他通信设备进入工作区域,还可以监测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前的存放与检测过程,并将数据存储起来,便于后续查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控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金融行业通讯设备智能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银监会规定,金融企业中每一个操盘手在工作期间时禁止携带任何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在进入操盘室之前,均需要进行存储,且在工作时间,不能取出,但是现有的证券公司中,手机往往仅仅是统一进行保管,需要时告知即可拿走,造成大盘情况泄露或者其它不良后果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对通信设备进行保存、并能监控该过程的金融行业通讯设备智能管控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金融行业通讯设备智能管控系统,包括多个屏蔽柜和与多个屏蔽柜相连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屏蔽柜内设置有检测通信设备是否放入柜内的检测装置,检测装置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屏蔽柜上设置在设定时间内无法开启的智能锁,智能锁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上连接有识别单元,不同人员设置不同的屏蔽柜,处于设定时间外能够开启该人员对应的屏蔽柜。
所述屏蔽柜内设置有对通信设备进行充电的电源接口,同时设置有屏蔽通信设备信号的屏蔽器。
所述屏蔽柜的柜门上设置可对内部进行观察的可视窗口。
所述智能管控系统还包括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包括:
(1)用以对通过人员进行视频监控的摄像头装置;
和/或
(2)设置在屏蔽柜之前区域的动态人脸识别系统;
和/或
(3)设置在屏蔽柜之前区域的行人检测装置和设置在屏蔽柜之前区域和屏蔽柜之后区域的通信设备检测装置。
所述智能管控系统还包括与控制器通信的管理员控制装置,和与管理员通信的上层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器上还连接有指示灯排,所述指示灯排的每个指示灯对应一个屏蔽柜。
金融行业通讯设备智能管控方法,包括:
通过控制器设定屏蔽柜上智能锁的时间锁范围,在设定的时间锁范围内,控制器不响应外部输入的智能锁开启信号;
通过识别单元识别工作人员后,经过控制器发出信号开启该工作人员对应的屏蔽柜,工作人员将通信设备放入屏蔽柜中后,关闭屏蔽柜的柜门,检测装置检测柜内是否有通信设备,如未检测到通信设备则进行报警。
在屏蔽柜之前的区域,通信设备检测装置检测工作人员的通信设备,并发送短信提醒通过的工作人员存放通信设备或者语音告知工作人员存放通信设备;同时通过动态人脸识别系统识别并跟踪该工作人员,计算该工作人员通过时间,判断该工作人员是否在设定的时间内存放通信设备,设定时间内未存放通信设备,进行报警;
将通信设备放置在屏蔽柜内后,工作人员通过设有通信设备检测装置的区域时,屏蔽柜之后区域的通信设备检测装置检测是否还携带有通信设备,如还携带有通信设备,则进行报警;
上述过程中,均通过摄像头装置进行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万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万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61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