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虚劳的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4495.2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0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余夕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夕蓉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39/00;A61P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劳 茯苓 补肾益气 清热养阴 生地黄 重量份 竹叶 大黄 甘草 黄芩 生姜 制备 治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虚劳的药物,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竹叶30‑40份、生地黄20‑25份、生姜20‑25份、黄芩6‑9份、麦门冬6‑9份、茯苓6‑9份、大黄6‑9份、白芍药6‑9份、甘草6‑9份,上述份数均为重量份。本发明的药物具有清热养阴、补肾益气的功效,适用于虚劳,眼视无明,齿焦发落,行衰体痛,虚热时作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虚劳的药物。
背景技术
虚劳,又称虚损,是由于禀赋薄弱、后天失养及外感内伤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日久不复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症候的总称。虚劳多发生在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及大病久病,精气耗伤的患者。病程一般较长,症状逐渐加重,短期不易康复。虚劳以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亏损所致的虚弱、不足的证候为其特征,在虚劳共有特征的基础上,由于虚损性质的不同而有气、血、阴、阳虚损之分。气虚损者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神疲体倦、懒言声低、自汗、脉细;血虚损者主要表现为面色不华、唇甲淡白、头晕眼花、脉细;阴虚损者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燥、五心烦热、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阳虚损者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淡胖有齿印、脉沉细。
虚劳多为禀赋薄弱、后天失养及外感内伤等多种原因引起,导致气血亏虚,阴阳失调所为,在常规治疗时,宜选用中药方进行调补,提高临床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虚劳的药物。
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虚劳的药物,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竹叶30-40份、生地黄20-25份、生姜20-25份、黄芩6-9份、麦门冬6-9份、茯苓6-9份、大黄6-9份、白芍药6-9份、甘草6-9份,上述份数均为重量份。
进一步,所述药物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竹叶36份、生地黄25份、生姜20份、黄芩9份、麦门冬9份、茯苓9份、大黄6份、白芍药6份、甘草6份。
本发明的药物具有清热养阴、补肾益气的功效,适用于虚劳,眼视无明,齿焦发落,行衰体痛,虚热时作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虚劳的药物,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竹叶36克、生地黄25克、生姜20克、黄芩9克、麦门冬9克、茯苓9克、大黄6克、白芍药6克、甘草6克。
将诸药择净,研细,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片刻,水煎取汁饮服,每日一剂。
本发明的药物具有清热养阴、补肾益气的功效,适用于虚劳,眼视无明,齿焦发落,行衰体痛,虚热时作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夕蓉,未经余夕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44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治疗血证的药物
- 下一篇:用于治疗虚劳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