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中Mg2Si相原子堆垛的表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34015.2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0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冲;孙佳悦;刘永长;贺靖淳;余黎明;李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C10/00 | 分类号: | G16C10/00;G16C2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宋林清 |
地址: | 3003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mg2si 原子 堆垛 表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中Mg2Si相在形核衬底上原子堆垛的表征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形核衬底三维超晶胞模型;根据错配度理论计算出错配度较小的衬底与新生相结合的界面,构建对应的衬底晶面与新生相间所有可能存在的吸附模型;根据公式计算不同吸附模型下的吸附能,对新生相原子在形核衬底上的原子堆垛进行表征。本发明从原子角度探究形核衬底与新生相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新生相在生长初期的原子堆垛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生相在形核衬底上原子堆垛的表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铝合金中Mg2Si相在形核衬底上原子堆垛的表征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在很多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纯铝本身有强度低、硬度低、熔点低的缺点,目前改善铝合金性能的最主要方法就是合金强化。合理控制铝合金中Mg、Si元素含量,使Mg2Si在凝固过程中以初生相的形式析出,可以有效起到颗粒增强的作用,显著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但通过熔铸法得到的Al-Mg2Si 合金中,初生Mg2Si一般比较粗大,易割裂基体,不利于合金性能的提高。有研究者根据Bramfitt二维晶格错配模型进行错配度计算,提出AlP、Al4Sr和Mg3Sb2可充当Mg2Si的良好形核衬底,增加Mg2Si的形核质点,有效细化Mg2Si晶粒,从而提高铝合金的性能。
在细化晶粒的研究中,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仪器常被用来研究晶粒大小和物相结构等以揭示细化机制,但不能通过实验手段对细化变质机理进行更本质上的研究。目前逐渐有学者通过第一性原理揭示异质形核机理,此类方法中大多是根据晶格错配度的计算,构建出错配度较小的形核衬底与新生相间的界面模型,从而计算出界面的电子结构、成键特性和结合强度,在原子和电子角度上解释形核衬底对新生相的作用机制。然而,目前还没有研究揭示出新生相与衬底形成界面前的生长初期,新生相在衬底上的堆垛及生长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铝合金中形核衬底与新生相Mg2Si中Mg、Si 原子相互作用的表征方法。本发明前期借助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根据晶格错配度计算,构建出错配度较小的衬底与新生相的界面模型,进而选出与新生相结合较好的衬底晶面,来研究异质形核初期,该衬底晶面上的新生相的原子堆垛及生长方式,建立衬底与新生相原子之间的吸附模型,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实验手段所不能探究到的原子尺寸级别的问题,从根源上探究晶粒细化机制。
一种铝合金中Mg2Si相原子堆垛的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形核衬底的三维超晶胞原子模型,其大小为N×N×N,其中原子模型晶格常数=单胞晶格常数×超晶胞维数,单胞晶格常数是形核衬底单胞能量最低时的晶格常数,超晶胞维数是满足计算精度要求的维数最小值;
步骤二、根据晶格错配度理论,计算出错配度较小时衬底与新生相形成界面的晶面,建立晶面模型;衬底晶面与新生相晶面均存在两种堆垛方式:1)每个原子层中只包含同一种原子,即有不同的终止面;2) 每个原子层中同时出现不同种原子;
当衬底和新生相均存在两种不同的原子时,衬底中两种原子分别记为A、B,新生相中两种原子分别记为Ⅰ、Ⅱ,衬底与新生相发生界面结合时存在下列4种情况:
1)衬底晶面每个原子层中只包含同一种原子A或B,新生相晶面每个原子层中也只包含同一种原子Ⅰ或Ⅱ;
2)衬底晶面每个原子层中只包含同一种原子A或B,新生相每个原子层中同时出现两种原子Ⅰ和Ⅱ;
3)衬底晶面每个原子层中同时出现两种原子A和B,新生相晶面每个原子层中只包含同一种原子Ⅰ或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40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