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处理用缺氧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33856.1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5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庆彬;杨红军;唐辛亮;王贵题;彭军山;刘金亮;陈国超;瓮文国;朱长军;董凤杰;屈国园;邵毅;王逊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首钢京唐西山焦化有限责任公司;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06321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缺氧 | ||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缺氧池,包括:缺氧池本体以及池底搅拌机组;所述池底搅拌机组设置在所述缺氧池本体底部。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升缺氧池内生化污泥和污水混合程度的污水处理用缺氧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缺氧池。
背景技术
传统的废水处理系统中,缺氧池是重要的处理环境。主要用于装载填料来实现泥水混合,目的在于增加污水处理用生化污泥与水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
申请人执行上述操作过程中发现,由于填料的长期运行,极易大量挂泥,随着挂泥量的增加,填料内部污泥很难与回流水或来水直接接触,难以实现泥水的充分混合,导致短流或死泥堆积现象,严重影响反硝化效果;同时因填料支架因荷载增加而产生坍塌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缺氧池,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用生化污泥和污水难以充分混合,且存在安全风险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用缺氧池,包括:缺氧池本体以及池底搅拌机组;所述池底搅拌机组设置在所述缺氧池本体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缺氧池本体一侧设置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管口位于所述缺氧池本体底部;所述缺氧池本体上部设置出水口;
所述池底搅拌机组设置在所述进水管的管口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缺氧池本体上部,距所述进水管的管口最远端。
进一步地,所述池底搅拌机组设置在所述进水管的管口与所述出水口连线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包括:高度不同的多个支出水口;
所述多个支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缺氧池本体的侧壁上,且按照距离所述进水管的管口的距离,由远及近,所述多个支出水口的高度逐步增大。
进一步地,设置在所述进水管的管口与所述出水口连线两侧的池底搅拌机组相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缺氧池本体为矩形池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
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壁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之间,所述第四侧壁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连接部设置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管口位于所述缺氧池本体底部;
所述第三侧壁上部设置高度不同的多个出水口,且按照距离所述进水管的管口的距离,由远及近,所述多个出水口的高度逐步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池底搅拌机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下部的第一排搅拌机和设置在所述第三侧壁下部的第二排搅拌机;
所述第一排搅拌机和所述第二排搅拌机相错开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污水处理用缺氧池,革新污水处理缺氧段缺氧池结构,采用缺氧池下部设置池底搅拌机组的缺氧池替代填料缺氧池结构形式,一方面能够避免填料挂泥过多造成的生化污泥和污水混合不充分的缺陷,也能避免形成局部缺氧区,水流扰动低,溺水混合不充分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在缺氧池本体底部设置池底搅拌机组,能够增强池内污水和生化污泥的移动,从而使得生化污泥和污水能够充分混合,从而增强污水处理效率。
进一步地,通过将池底搅拌机组设置在进水管的管口的两侧,使得污水在进入缺氧池后就能够在搅拌机的作用下搅拌移动,从而使得混合效率更高,混合更充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首钢京唐西山焦化有限责任公司;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唐山首钢京唐西山焦化有限责任公司;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38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