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瘙痒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33341.1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7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可禾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可禾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K36/898;A61P17/04;A61P1/0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刘安宁 |
地址: | 550004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瘙痒 外用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瘙痒的外用药物,该药物是一种外用酒剂,由以下质量配比的药材用白酒配制而成:苦参10%~65%,白及10%~65%,黄柏10%~65%,五倍子10%~65%,贯叶金丝桃10%~65%,土茯苓10%~65%,红花10%~65%,各药材质量百分比之和等于100%;白酒的酒精度不低于52%。制法是按照配方比例药材粉碎成粗粉,加包谷酒浸渍,取上清液;药渣加白酒浸渍后滤过,滤液与前上清液合并,加白酒至规定量;搅匀,静置,滤过,即得。本发明药物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用于瘙痒,疗效显著;本药物药材易得,制备简单。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瘙痒症。还可以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灌肠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医用配制品有关,具体而言,涉及治疗瘙痒的药物,还涉及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瘙痒是皮肤疾病的常见症状,也由局部或系统性疾病、药物副作用引起。这一让人不舒适的痒感可累及皮肤、特定黏膜及眼睛。
瘙痒程度不尽相同,有的瘙痒可以忍受,有的则自觉剧痒,需用铁刷子刷皮肤或热水洗烫,直至皮肤出血而感觉疼痛及灼痛时,痒感才暂时减轻;往往夜间加剧,影响患者睡眠。由于剧烈瘙痒不断搔抓,全身皮肤可以出现抓痕、血痂等继发皮损,有时可有湿疹样改变、苔藓样变或色素沉着,抓伤皮肤易继发细菌感染。
中医认为,风邪、湿邪、热邪、血虚、虫淫等为瘙痒致病的主要原因,治疗以疏风祛湿、清热解毒、养血润燥、活血化瘀为原则,以达到清热解毒,止痒之功效。
关于瘙痒的治疗,尽管预防和治疗方法多样,但目前临床上的应用尚存在不足。现代医学通常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或糖皮质激素,只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并且会导致皮肤瘙痒反复发作,甚至皮肤角质化,并且产生黑色素沉淀,副作用较大。祖国医学对瘙痒的治疗有许多中药验方。中医药以疏风祛湿、清热解毒、养血润燥、活血化瘀等进行治疗,具有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等优点。近年来,用中草药材治疗瘙痒的中国专利申请件增长很快,例如2011103178820号《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合剂》、201210242135X号《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2013100215776号《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洗液》等。这些专利申请件均公开了一些利用中草药材配制的药物治疗瘙痒,但其疗效尚无报道。因此人们仍然在开发更新、更有效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瘙痒的药物,用于瘙痒的外用治疗,以增加治疗瘙痒的药物品种,使之能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治疗瘙痒的药物是一种外用酒剂,由以下质量配比的药材用白酒配制而成:
苦参10%~65%,白及10%~65%,黄柏10%~65%,五倍子10%~65%,贯叶金丝桃10%~65%,土茯苓10%~65%,红花10%~65%;
所述白酒的酒精度不低于52%。
上述白酒可以是包谷酒、高粱酒、米酒的一种。
上述药材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可禾,未经王可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33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口臭的中药汤剂
- 下一篇:一种治疗小儿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