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TE系统PRACH信道中ZC序列的DFT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32842.8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2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舒勇;翟大海;王昌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13/00 | 分类号: | H04J13/00;H04W74/08;G06F17/1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袁春晓 |
地址: | 61002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te 系统 prach 信道 zc 序列 dft 算法 | ||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LTE系统PRACH信道中ZC序列的DFT算法。包括以下过程:向ROM1输入参数k,读取ROM1输出参数k′;向ROM2输入参数u,读取ROM2输出参数u′;k′和u′相加的值A再减去Nzc‑1获取参数B;将A和B输入到第一选择器,根据控制信号输出结果并输入到ROM3;读取ROM3的输出数据加上k得到值C,值C减去Nzc获取参数D;将C和D输入到第二选择器,根据控制信号获取第二选择器的输出结果;第二选择器的输出结果进行除2取整后的值E加上获取参数F,将E和F输入到第三选择器,同时第二选择器的输出结果进行mod2处理的结果G为控制信号,输出旋转因子指数p值;根据p值获取ZC序列的DFT算法结果。该方案p值求解过程储存量小,算法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LTE系统PRACH信道中ZC序列的DFT算法。
背景技术
3GPP TS36.211协议中,LTE定义上行PRACH信道随机接入基带信号为:
其中t表示时间,k0表示PRACH占用的RB起始位置,k表示占用带宽内的RB索引,K表示随机接入前导与上行数据之间的子载波间隔差别,βPRACH表示PRACH信号发射功率系数,n表示ZC序列索引,TCP表示循环前缀长度,fRA表示随机接入子载波间隔,表示资源块中随机接入前导的频域位置,NZC表示ZC序列长度,其取值与前导格式有关,如下表1:
表1:
ZC序列定义如下:
xu,v(n)=xu((n+Cv)modNZC)
由基带信号产生公式知,在产生基带信号时,要对ZC序列进行DFT(傅里叶变换),设
对上述公式计算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线性调频Z变换算法(chirp Z变换算法),另一种是将上述公式变形为
其中
然后计算Xu(0)、kCv和p值。Xu(0)的计算较为简单,实现时可将事先计算好的Xu(0)值存放在ROM中;kCv也可通过递归计算,本发明不考虑该值的计算;对于p值的计算,也可将该值存放在ROM中,或者直接根据公式计算,或者使用专利《LTE系统中计算ZC序列DFT的方法》中介绍的专利方法。
采用线性调频Z变换算法计算ZC序列的DFT变换,因为没有利用ZC序列特有性质,不仅需要大量乘法器,还需要3次FFT/IFFT计算,计算量大。而采用第二种方法计算DFT明显较第一种方法简单,其复杂度主要集中在p值的计算上,采用ROM存储的方法计算p值需要消耗较多存储资源;直接计算也需要消耗大量乘法、求模运算,甚至还会涉及到除法运算;专利《LTE系统中计算ZC序列DFT的方法》中介绍的专利方法通过p值规律性和对称关系减少存储量,但其计算仍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LTE系统PRACH信道中ZC序列的DFT算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28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