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极耳及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32764.1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58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胡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福源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03 | 分类号: | H01M50/503;H01M50/516;H01M50/522;H01M50/583;H01M50/258;H01M50/244;H01M50/213;H01M50/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孙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龙田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 ||
一种电池极耳及模组,极耳包括:本体、及设置在本体上并由本体延伸形成的极耳单元,极耳单元包括:由本体延伸形成的弹片、绕弹片形成的非规则螺旋状弹片槽,弹片包括:由本体延伸形成的狭长状弧形主体的引导部、及由引导部另一端延伸形成的主体部,引导部上设置有熔断部,主体部上设置有通孔;上述电池极耳及模组的极耳单元设置有由本体延伸形成的狭长状弧形主体的引导部,以使极耳单元具有弹性,兼容不同电芯的高度差或高度误差,提高焊接质量,通过主体部与电芯接触焊接,方便极耳单元与电芯的焊接连接,熔断部设置在高弹性的狭长状弧形主体的引导部上,易于设计及熔断,且为结构热的薄弱位置,熔断位置合理,利于保护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极耳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现在的电池负极极耳为不锈钢材质,对于电池的熔断技术做的不够好,甚至还有些模组没有设计熔断,不利于保护电池模组。有些电池极耳的熔断熔点过高,熔断设计不合理,电池极耳的熔断位置不合理,需要根据内阻以及强度来设计。且现有的电池极耳抗震性能不好,在电阻焊接的构成中偏位,整个模组的一致性较差。另现有的电池极耳在电阻焊焊接时候容易出现炸火花现象。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利于保护电池模组的电池极耳。
同时,提供一种提高保护能力的电池模组。
一种电池极耳,包括:本体、及设置在本体上并由所述本体延伸形成的极耳单元,所述极耳单元包括:由所述本体延伸形成的弹片、绕所述弹片形成的非规则螺旋状弹片槽,所述弹片包括:由所述本体延伸形成的狭长状弧形主体的引导部、及由所述引导部另一端延伸形成的主体部,所述引导部上设置有熔断部,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通孔。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熔断部由所述引导部的部分段两侧相对靠拢收窄形成,所述弹片槽沿所述引导部一侧螺旋环绕进入该引导部另一侧。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熔断部相对设置在弧形引导部的中部位置,所述引导部主体结构呈半圆或近半圆环状结构。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相对所述引导部设置为倒垂果实状的异形片、并相对设置在所述极耳单元的中心部位。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包括:与所述引导部连接的第一端、相对第一端设置并与所述引导部的开口处相应设置的第二端、相对靠近所述引导部一侧设置第一侧边、相对第一侧边设置的弧形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段、第二边段、第三边段,所述第一边段为弧形边段、并通过拐角过渡弧与所述引导部连接,所述第三边段为弧形边段并与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边段与所述熔断部相应设置、两者之间形成有避空位;所述第二侧边通过第一过渡弧与所述引导部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边段为直线边,所述第二侧边的弧心设置在所述极耳单元中心,所述主体部通孔为长条状通孔。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段与所述引导部的主体弧同心设置且弧心设置在所述极耳单元中心,所述第一过渡弧的弧心为远离所述极耳单元的中心方向,所述引导部端部弧段内收半径变小、并与所述第一过渡弧连接,所述主体部的通孔端部为圆弧过渡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弹片槽端部设置为圆弧过渡,所述弹片槽的外侧设置为未封口圆弧,所述引导部的弧形主体与所述弹片槽外圆弧同心设置且弧心位于所述极耳单元的中心,所述引导部的开口一端变大设置,所述熔断部宽度为1.0-1.2mm。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极耳为镍片极耳,所述极耳单元成排设置,相邻排的极耳单元错位设置,所述本体上于任意一排上相邻两极耳单元与相邻排上横向位置错位设置在该两极耳单元之间一极耳单元形成三角排布单元,所述三角排布单元内的三个极耳单元中心依次连接形成排布三角形,所述本体上于所述排布三角形内设置有固定孔,所述极耳边缘与所述极耳单元对应位置设置有弧形主体的单元弧,所述单元弧之间通过单元过渡弧或过度曲线连接形成波浪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福源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福源特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27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球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保纤维复合保温材料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