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声波干涉的双风道无噪声排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32704.X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4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宇翔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11/89;F24F1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声波 干涉 风道 噪声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排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声波干涉的双风道无噪声排风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声波干涉的双风道无噪声排风装置,包括相邻设置且进行同步排风的风道以及控制同步工作的控制装置,每个风道内中心设有的风机,在风机与排风面罩之间的风道内壁上有螺旋线槽,螺旋线槽两端开口且中间密闭,风道的进风口设有的室内排风面罩,室内排风面罩设有面罩控制电机,风道的另一端设有止逆阀,止逆阀外侧设有防雨帽。本发明使用双风道增大通风截面积,在满足通风量的条件下降低风速,风道内壁的螺旋线槽形成声波干涉,减小甚至消除噪音,两个低功率排风机同步工作,将排风机的工作噪音降到最低,同时保证足够的通风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排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声波干涉的双风道无噪声排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中国建筑通风行业发展,特别是在雾霾的推动下,新风系统已经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开始进入千家万户。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将室外的新鲜空气过滤后吸入室内,同时将室内的污染空气呼出排到室外,实现室内空气的更换,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洁净度,提供一个洁净、富氧、健康的家居环境,保护家人的健康。
目前新风系统在家庭安装中还存在噪音污染、换气效果等问题。为确保换气效果,需要在卧室内安装排风口。排风口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会严重影响卧室里人们的休息。
中国专利CN105351225A公开了一种低噪音的教室用风扇,包括电机、设置在电机下端的固定座以及连接在固定座上的风叶;还包括连接在固定座左右两侧的挡罩以及固定在风叶四周的消音单元。在本发明中,设置在固定座左右两侧的挡罩将对风力起到导流的作用。声波感应装置、处理芯片、声波发生
器的设置能够产生与噪音大小相等、波形相位相反的声波,并根据波的干涉原理降低噪音,达到消音的效果。
中国专利CN101789360A公开了一种可控双向交叉循环通风装置,包括左通风管、右通风管、中空密闭的腔室以及设置在腔室外的进风风道、出风风道、风机,左通风管、右通风管分别伸入腔室内并位于腔室内的两侧,左通风管与右通风管相对应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通风孔,进风风道与所述出风风道并联设置,进风风道包括相互连通的左进风风道与右进风风道,出风风道包括相互连通的左出风风道与右出风风道,左进风风道与所述左出风风道通过风道接口同时与左通风管连通,右进风风道与所述左出风风道通过风道接口同时与右通风管连通,风机具有出风口与进风口,风机的进风口与进风风道连通并位于左进风风道与右进风风道之间,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并位于左出风风道与所述右出风风道之间,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进风风道之间设有进风阀门组件,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出风风道之间设有出风阀门组件,腔室、左通风管、左进风风道、风机、右出风风道、右通风管相互连通形成顺时针循环回路,腔室、右通风管、右进风风道、风机、左出风风道、左通风管相互连通形成逆时针循环回路。
上述专利还不能有效解决,目前新风系统在家庭安装中还存在的噪音污染,换气效果不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需要提供解决新风系统排风口的噪音问题,能够解决新风系统在家庭安装中还存在噪音污染、换气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声波干涉的双风道无噪声排风装置,包括相邻设置且进行同步排风的风道以及控制同步工作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风道内中心设有风机,所述风道的内壁设有螺旋线槽,所述螺旋线槽的旋转圈数至少一个以上,所述螺旋线槽两端开口且中间密闭,所述风道的进风口设有室内排风面罩,所述室内排风面罩设有面罩控制电机,所述风道的另一端设有止逆阀,所述止逆阀外侧设有防雨帽。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风机包括设置在机轴上的扇叶,所述机轴设有同步器和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上设有调偏螺钉。
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风道设置为并列设置,所述风道的厚度范围为:5~10mm,直径范围为95~110mm,所述风道的内径范围为:85~1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宇翔,未经陈宇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27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