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大功率电气火灾实验的主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0908.X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5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梁栋;杨文兵;莫善军;王莉;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冯炳辉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大功率 电气 火灾 实验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功率电气火灾实验的主电路,由进线汇流电路、电源切换电路、负载切换电路、出线配电电路依次连接而成。进线汇流电路由两路进线分支和一路出线分支组成,实现进线汇流功能,以及过流、缺相等保护;电源切换电路可实现三相交流、三进单出可程式(或变频)、三进单出直流电源的选择和切换;负载切换电路实现实验负载的加载、卸载,以及串联、并联连接的功能;出线配电电路实现对样品制取装置的出线配电,以及提供过流保护的功能。本发明主电路的功率大、工况多样、测控精确、控制操作安全方便,可应用在大型电气火灾实验系统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火灾实验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大功率电气火灾实验的主电路。
背景技术
火灾在各种灾种中发生频率最高,具有很强的破坏性,造成的社会影响也最大。2015中国消防年鉴显示,2014年全国接报火灾39.5万起,死亡人数1815人,直接经济损失达47亿元,其电气火灾占30%,是重特大火灾的主要类别。2009-2015年到广东省某物证鉴定所接受委托的物证鉴定案件从63起增长到225起,这说明一方面电气火灾物证鉴定技术在火灾调查中的有硬性需求,另一方面也说明电气火灾形势越来越复杂,需要相关物证鉴定技术的支持。
电气短路火灾主要是由各种因素引发短路,导体在短路电流与电弧的电热作用下引发的火灾。研究表明,电弧等离子体的主要参数,例如电子温度、离子温度、电子密度、离子密度等,对熔痕形成的热力、动力过程有重要影响。短路点附近的金属导体在断开电路前存在局部高温熔化和喷溅现象。这个过程的高温作用会引起附近可燃物燃烧,之后融化的金属凝固结晶形成熔痕。因此,短路熔痕的形成过程受到多种物理场的耦合作用,例如应力场、温度场、流场、电磁场、浓度场等。
在电气火灾物证鉴定工作中,导线熔痕的性质判断占了很大的比重。使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判定熔痕样品的性质,即熔痕样品是属于一次短路(火前短路)还是二次短路(火后短路)熔痕,而一次短路熔痕所在位置往往是引发火灾的起火点。
为了研究熔痕的性质,给物证鉴定提供技术支持,需要搭建实验系统或装置,精确控制实验条件制取熔痕进行特征分析。目前电气火灾实验系统与装置的成果主要包括演示体验、样品制取装置或箱体,用于电气火灾的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电弧故障、电缆燃烧等方面的模拟。
演示体验装置或箱体主要有电气火灾短路、过载等情景再现模拟装置与箱体,主要用于教学、科普性质的演示体验。这一类装置或箱体的特征是结构相对简单,电学参数、环境参数等控制不精确,仅起到演示体验作用,一般不用于熔痕样品制取分析。
样品制取装置主要有:1)“直流电源用电线路电气火灾危险性装置”,用于直流电路路的熔痕样品制取,为直流电路的火灾物证的提取、鉴定和判断技术提供支持;2)“短路模拟装置或箱体”,主要用于模拟一次、二次短路在交流、直流条件下的短路熔痕样品制取;3)“故障电弧模拟装置”,用于故障电弧作用下的熔痕制取与电弧特性研究;4)“电缆燃烧模拟装置”,用于电缆燃烧时的气体释放等参数的实验模拟分析。目前上述四种类型的装置与箱体,主要侧重于初步实现环境参数的控制,而对电学参数、接触方式等影响熔痕特征的参数控制缺乏精确度,也没有构建成大功率、工况多样、测控精确、控制操作安全方便的集成化大型电气火灾实验系统。
火灾物证鉴定的准确性来自精确控制参数的实验数据,而制取熔痕样品并分析其特征,必将提高电气火灾调查技术以及促进熔痕物证鉴定理论的发展。在各种不同的实验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模拟火场的电学、环境参数,获取精确控制参数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需要研制一个大功率、工况多样、测控精确、能模拟火场环境、操作安全方便的大型电气火灾实验系统。
针对目前的技术现状,以及对大型电气火灾实验系统的电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功率电气火灾实验的主电路,可应用在大型电气火灾实验系统上进行电学参数的调节与控制。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09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