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主调压功能的低压大电流极速充电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0720.5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2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邵杰扬;苗狄;施海鸿;魏嘉清;黄楚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和拓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红福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25 | 代理人: | 陈月福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主 调压 功能 低压 电流 充电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主调压功能的低压大电流极速充电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自身可携带的移动式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其中有大屏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自带的锂电池续航能力渐渐不足,成为当前此类终端的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该问题,目前普遍采用备用的移动电源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方式,以期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同时又因为移动电源充满电耗时较多,普通的10000mAh的移动电源需要4小时以上,再者目前移动电源输入功率较小,锂电池端充电电流小于2.4A,从而造成对移动电源进行充电时充电速度慢,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主调压功能的低压大电流极速充电结构,具有移动电源充电速度快、续航能力足、容量大、体积小和充电时间快速的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移动电源充电速度慢,容量小又续航能力不足,容量大又体积过大和充电时间缓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主调压功能的低压大电流极速充电结构,包括壳体、用于存储电能的锂电池、极速适配器和充电部分,其中,充电部分包括电路板、处理器、快充充电接口、能识别市面普通的QC输入及支持快充的手机输出的快充识别IC芯片、USB输出接口和极速充电接口端子,所述电路板采用螺丝固定在壳体的内部,壳体的正面的中心安装有用于整理仪容仪表或者化妆的圆形的镜子,在电路板上焊接处理器和能识别市面普通的QC输入及支持快充的手机输出的快充识别IC芯片,电路板上电连接快充充电接口和USB输出接口,快充充电接口和USB输出接口分别位于电路板的两侧,快充充电接口和USB输出接口的端口位于壳体上向外,在电路板的一侧安装用于存储电能的锂电池,锂电池电连接电路板为电路板提供电能,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插接极速充电接口端子,极速充电接口端子贯穿壳体底部与电路板电连接,极速充电接口端子与极速适配器上的端子电连接。
优选的,锂电池的型号为18650。
优选的,快充充电接口的型号为QC2.0/3.0。
优选的,电路板具有逻辑控制电路、输入充电功能及快充输出功能。
优选的,处理器内置七重智能保护系统。
优选的,低压大电流极速充电结构设有三种模式,分别为极速充电模式、快速充电模式和常速充电模式。
优选的,常速充电模式采用5V充电适配器充电。
优选的,快速充电模式需配合高通QC2.0/3.0适配器充电,充满12000mAh的锂电池需要4h30min左右。
优选的,极速充电模式需搭配本发明中的极速适配器,充满12000mAh的锂电池需要1h30min左右。
优选的,极速适配器能与笔记本适配器和车充适配器配合,输入范围为12V-20V。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自主调压功能的低压大电流极速充电结构,具有极速充电模式、快速充电模式和常速充电模式三种充电模式,能够满足不同充电需求,充电速度快,采用18650锂电池,实现本低压大电流极速充电结构体积小、续航能力足,非常适合商旅人士在短暂的停留过程中即能将移动电源充满,携带十分方便,解决了现有的移动电源充电速度慢,容量小又续航能力不足,容量大又体积过大和充电时间缓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观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正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充电连接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镜子、3锂电池、4电路板、5处理器、6快充充电接口、7快充识别IC芯片、8USB输出接口、9极速充电接口端子、10极速适配器、11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亲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和拓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深圳市和拓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07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