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稠油热采水平井汽窜封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30404.8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5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伟;马波;王锋;宋岱锋;唐延彦;张子麟;张冬会;韦雪;杨胜利;尹相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E21B36/00;E21B43/24;C09K8/44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刘亚宁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稠油热采 水平 井汽窜 封堵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稠油热采水平井汽窜封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注汽管柱下入油层部位,采用笼统注入方式,注蒸汽预热地层;(2)注入高粘度冻胶;(3)注入硅盐高温堵剂;(4)重复步骤(2)和(3),直至达到施工设计注入压力要求;(5)注蒸汽加热堵剂,关井闷井3~5d;(6)注蒸汽吞吐开采。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封堵、注汽、开采一体化管柱,施工工艺简单,作业成本低;高、低粘度体系的交替注入,最终形成高驻留、强封堵的工艺方法,有效解决低粘度耐温封堵体系在地层窜流问题,提高了堵剂的驻留性,扩大了耐温堵剂的封堵体积,有效地封堵了注蒸汽汽窜,从而扩大了注蒸汽的加热范围,提高了稠油热采水平井的开发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稠油热采水平井汽窜封堵方法,属于稠油油藏采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春风油田于2010年投入开发,动用面积30.66Km2,动用地质储量4472万吨,油藏温度28℃,该温度下的脱气原油粘度为50000~90000mPa·s,主要采用了蒸汽吞吐技术开发,截止2015年底累计产油314.5万吨。注蒸汽吞吐开发以后,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原油粘度大,注入蒸汽产生严重的热干扰、汽窜现象,主要表现在井间窜、井排窜、井互窜等复杂的汽窜现象,造成了低效注汽、无效注汽,严重影响了蒸汽吞吐的效果,单井周期采油由最高的3000t下降到100~300t。
注蒸汽吞吐开发时,蒸汽的温度最高可达350℃,因此要求封窜堵剂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现有技术中,耐高温堵剂在高温下性能稳定,但是在该油田油藏温度28℃下难以成胶;而低温下可以成胶的堵剂,又不耐高温,在该区块堵水时不适用。耐高温堵剂粘度低,流动性好,注蒸汽时容易被推进地层深部,无法在封窜目标位置有效滞留,导致施工过程无法按照设计要求完成,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堵剂的封窜作用。因此,亟待研究一种能够在低温地层中成胶稳定、耐高温、滞留性能好的汽窜封堵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稠油热采水平井汽窜封堵方法,可提高蒸汽吞吐开发效果和采收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稠油热采水平井汽窜封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注汽管柱下入油层部位,采用笼统注入方式,注蒸汽预热地层;
进一步地,注入蒸汽量为300~600t;
(2)注入高粘度冻胶以辅助驻留段塞;进一步地,注入量为50~100m3;
(3)注入低粘度的硅盐高温堵剂以封堵段塞;进一步地,注入量为80~200m3;
(4)重复步骤(2)和(3)(即交替注入高粘度冻胶、硅盐高温堵剂),直至达到施工设计注入压力要求,停止注入;
(5)注蒸汽加热堵剂,促使堵剂固化或成胶,关井闷井3~5d;
进一步地,注入蒸汽量为300~500t;
(6)注蒸汽吞吐开采。
进一步地,所述注蒸汽的注入速度为8~14t/h,干度≥70%。
进一步地,所述高粘度冻胶的注入速度为10~20m3/h。
进一步地,所述硅盐高温堵剂的注入速度为20~30m3/h。
所述高粘度冻胶,由聚合物、复合有机交联剂和水组成(使用时可现场配制),其中,聚合物占0.4%~0.6%,复合有机交联剂占0.2%~0.4%,余量为水;所述聚合物为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可常规市场购买得到);所述复合有机交联剂选自乳酸铬、醋酸铬或/和酚醛树脂交联剂(可常规市场购买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04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