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茶叶烘干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29932.1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3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云海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茶叶 烘干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茶叶烘干机。
背景技术
茶是中国传统饮品,也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闻名世界是饮品。饮茶在中国有着渊源的历史人文文化,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茶品。根据陈宗懋主编《中国茶经》的分类法,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各种各样的茶,形成了丰富的茶味,使得人们的选择更多。众多的茶品,其生产工艺也有着一定的差异,但大多数茶都有一道干燥工艺,使得茶形成独特的火香。
现在茶的干燥工艺多选用烘干机进行烘干干燥处理,传统的烘干机烘茶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翻滚茶叶,以保证茶叶干燥的均匀性,但是,这种翻滚茶叶使得茶叶中出现大量碎茶,从而降低茶的品质,不利于茶叶后期销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茶叶烘干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茶叶烘干机,包括机体,机体上部内均匀的设有若干烘干腔,机体下部内设有风腔,烘干腔是顶端敞口设计的圆柱型腔,机体内设有若干套设在烘干腔外侧环形热气腔,环形热气腔与烘干腔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烘干腔的侧壁上均匀的设有若干第一热气孔,烘干腔通过第一热气孔与环形热气腔贯通连接,环形热气腔的底壁均匀的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孔,环形热气腔通过第二连接孔与风腔贯通连接,烘干腔内设有加热筒柱,加热筒柱上均匀的设有若干第二热气孔,烘干腔通过第二热气孔与加热筒柱内腔贯通连接,加热筒柱的内腔底壁设有第一连接孔,加热筒柱的内腔通过第一连接孔与风腔贯通连接,烘干腔内设有烘干笼,烘干笼是顶端敞口型结构设计,烘干笼的下部内设有与加热筒柱相配合的圆柱槽孔,烘干笼的侧圆面顶部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把手槽,烘干腔的顶端开口设有密封盖,密封盖的底端设有与烘干腔相配合的凸台,密封盖的顶端设有把手,密封盖上设有排气孔,烘干腔通过排气孔与外界贯通连接,风腔的底壁上设有若干进气孔,风腔通过进气孔与外界贯通连接,进气孔的内腔由内到外依次设有风扇和防尘网,风腔内设有若干套设在进气孔上的电热网罩,电热网罩与进气孔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机体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脚。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机体上部内均匀的设有3~6个烘干腔。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环形热气腔的底壁均匀的设有10~15个第二连接孔。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烘干笼的高度低于烘干腔的深度。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风腔的底壁上设有4或6个进气孔。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机体的底端均匀的设有4或6个支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有多个独立的烘干腔,烘干茶叶相互间没有干扰;烘干笼受热面广,热气流均匀的作用在茶叶上,使得茶叶烘干均匀,且茶叶无需翻滚,茶叶烘干质量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茶叶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风腔,3-烘干腔,4-密封盖,5-环形热气腔,6-加热筒柱,7-第一热气孔,8-第二热气孔,9-烘干笼,10-圆柱槽孔,11-把手槽,12-凸台,13-把手,14-排气孔,15-进气孔,16-风扇,17-防尘网,18-电热网罩,19-支脚,20-第一连接孔,21-第二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云海,未经刘云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99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富硒高山有机绿茶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银针白毫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