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靠性及效能分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8714.6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1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郑秋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孕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00 | 分类号: | G06F11/00;G06F11/25;G06F11/22;G07C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靠性 效能 分析 系统 | ||
一种可靠性及效能分析系统,包含有一逻辑分析仪以及一服务器,逻辑分析仪是利用探棒组撷取一数字装置的信号,并整合存储于内部的存储模块中,接着再传输至该远程的服务器,而服务器则可筛选出特定信号以分析该数字装置的可靠性及效能;该存储模块可提升该逻辑分析的稳定度,可使逻辑分析仪顺利进行长时间的信号撷取,用户也可直接连接至服务器取得分析结果,相当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信号分析装置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利用网络技术的可靠性及效能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逻辑分析仪可撷取硬件的输入及输出信号,有助于评估该硬件的效能,因此已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如该逻辑分析仪对外传输的效率低落,导致其对外传输的速度跟不上撷取硬件信号的速度时,该逻辑分析仪即可能发生错误而无法完整撷取信号。
此外,当该逻辑分析仪进行长时间的信号撷取时,用户往往需亲身前往该硬件的所在位置始能知悉其分析结果,相当麻烦且导致效率低落,因而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及效能分析系统,是可利用逻辑分析仪撷取一数字装置的输出输入信号,以进行可靠性及效能的分析者。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及效能分析系统,其逻辑分析仪内部的存储模块可暂时存储信号数据,而可达到长时间且稳定撷取信号的效果。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及效能分析,是可利用网络来传递信号数据或是统计结果,导致使用者于远程即可知悉分析结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靠性及效能分析系统包含有一逻辑分析仪以及一服务器,该逻辑分析仪包含有一探棒组、可编程阵列模块、一第一传输接口、一存储模块以及一第二传输接口,该探棒组是电性连接一数字装置的传输端,用以持续撷取该传输端所接收的多个输入信号以及该传输端所发送的多个输出信号,该可编程阵列模块,与该探棒组电性连接,用以接收该探棒组所撷取的该些输入信号及该些输出信号,并将该些输入信号及该些输出信号整合为一信号数据,该第一传输接口电性连接于该可编程阵列模块以及该存储模块之间,用以接收该可编程阵列模块所输出的该信号数据,并以一第一传输速率输出至该存储模块存储,该第二传输接口是电性连接于该可编程阵列模块,用以接收该存储模块通过该第一传输接口回传至该可编程阵列模块的该信号数据,并以一第二传输速率向远程传输,该服务器是位于该逻辑分析仪的远程,且经由网络连接该逻辑分析仪的第二传输接口,该服务器是用以接收由该逻辑分析仪传递而来的该信号数据,且于该信号数据的该些输入信号中筛选多个第一特定信号,于该些输出信号中筛选对应于该些第一特定信号的多个第二特定信号,并比较该些第一特定信号以及该些第二特定信号,而产生一统计结果。
于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之中,该可靠性及效能分析系统还包含有一显示画面,该显示画面可直接实体连接该服务器,也可位于远程利用网络连接,以便显示该统计结果。再者,该可编程阵列模块包含有一转换电路、一第一缓冲电路以及一第二缓冲电路,该转换电路与该探棒组电性连接,用以将所接收的该探棒组所撷取的输入信号及输出信号并整合为该信号数据;该第一缓冲电路电性连接该转换电路与该第一传输接口,该第一缓冲电路用以接收该信号数据并转化为一第一数据格式输出于该第一传输接口;该第二缓冲电路电性连接该第一传输接口与该第二传输接口,该第二缓冲电路用以接收该第一传输接口所输出的该信号数据,并转化为一第二数据格式输出于该第二传输接口,且该第二传输速率不大于该第一传输速率。
于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之中,该数字装置的传输端数量为二个,其中一者为一输入端,另一者为一输出端,该些输入信号是由该输入端所接收,该些输出信号是由该输出端所发送,其中该第一特定信号与该第二特定信号的比较,是比较两者的时间差或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孕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孕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87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