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27221.0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9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徐瑨;何超男;曹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H04W72/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郑宗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控制设备 电子设备 无线通信系统 信道状态反馈 处理电路 存储介质 信道状态信息 通信 反馈 分配 配置 | ||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一种用户侧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利用由网络控制设备分配的用于第一类型的信道状态反馈的资源来向网络控制设备反馈第一类型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需要进行第二类型的信道状态反馈;向网络控制设备通知所述确定。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更特别地,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关于信道状态反馈的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反馈技术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信道状态信息反映了无线信道的属性,描述了信号在传输路径上的衰落因子,例如信号散射、环境衰落、距离衰落等等。传统的信道状态反馈通常基于PMI码本,可以提供信道质量指示(CQI)、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秩指示(RI)、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CSI-RS Resource Indicator,CRI)等信息。基于所获取的信道状态信息,可以使通信系统适应当前的信道状况,从而为高可靠性、高速率的通信提供保障,尤其是对于多天线通信系统。
另外,目前正在讨论增强的信道状态反馈。与传统的信道状态反馈相比,增强的信道状态反馈能够提供空间分辨率更高(即,粒度更小)和/或更丰富的信道状态信息,从而即使是在信道散射严重或角度扩散严重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信道信息。但是增强的信道状态反馈也要求更多的处理和传输开销。
本公开的发明人已经注意到可能存在按照需要来选择合适的信道状态反馈的需求。
举例来说,多输入多输出(MIMO)是4G通信甚至5G通信的关键物理层技术之一,并且业界已经提出了各种MIMO增强技术,其中多用户MIMO(MU MIMO)是理论研究和标准化工作的热点问题,并在下一代NR MIMO的标准化工作中引起了热烈讨论。其中,信道状态信息的准确性对于MU MIMO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发射天线较多的情况下。但是,在例如下行多用户空间复用的MU MIMO场景下,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需要这些用户使用的通信资源(例如,数据信道资源)之间的空间正交性足够好。
如图1中所示,地理位置比较接近的两个用户UE1和UE2通过MU MIMO与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当各用户与基站之间的信道的正交性较差时,信道之间的干扰增加,从而可能导致用户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准确性下降,由此导致MU MIMO的性能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存在改为使用准确性更高的信道状态反馈的需求。
除了上面例示的场景之外,可能还存在要求通信系统使用与当前的信道状态反馈不同的另一种信道状态反馈的其他情况。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改变信道状态反馈的类型的技术,以满足上述需求。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公开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基本理解。但是,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公开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用来确定本公开的关键性部分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用来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关于本公开的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给出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侧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利用由网络控制设备分配的用于第一类型的信道状态反馈的资源来向网络控制设备反馈第一类型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需要进行第二类型的信道状态反馈;向网络控制设备通知所述确定。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控制侧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向用户设备分配用于第一类型的信道状态反馈的资源;从用户设备接收关于确定需要进行第二类型的信道状态反馈的通知;向用户设备分配用于第二类型的信道状态反馈的资源;从用户设备接收第二类型的信道状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72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