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炉冷却壁循环冷却水系统的优化节能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4894.0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69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翮辉;陈龙强;聂雄杰;杨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山水节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9/00 | 分类号: | F27D9/00;F27D19/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胡亮 |
地址: | 411100 湖南省湘潭***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冷却壁 总功率 循环冷却水系统 换热 最佳组合 总功耗 风机 分布区间 节能控制 水泵 循环冷却水 循环水流量 循环水入口 供给调节 输出流量 出水泵 可接受 母管 水耗 优化 输出 节约 能源 | ||
1.一种高炉冷却壁循环冷却水系统的优化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高炉冷却壁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所述高炉冷却壁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高炉(20)、用于存储冷水的冷水池(10)、用于将所述冷水池(10)中存储的所述冷水泵入所述高炉(20)中进行换热的多个水泵(50)、用于对所述高炉(20)换热后的水进行冷却并返回给所述冷水池(10)的多个冷却塔(30)、依次设置于所述冷水池(10)、所述高炉(20)和所述冷却塔(30)之间用于循环导流的循环冷却水母管(40)、以及与所述多个冷却塔(30)对应设置用于对送至所述多个冷却塔(30)的水进行冷却的多个风机(60),所述高炉冷却壁循环冷却水系统的优化节能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统计高炉冷却壁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运行数据,将整个高炉冷却壁视为一个由需求侧和供给侧组成的总系统进行研究,通过监测母管循环水流量、循环水出入口温差数据和循环水比热,获取高炉冷却壁换热总功率随循环冷却水母管的循环水流量和循环水入口温度变化的换热总功率分布;
所述获取高炉冷却壁换热总功率随循环冷却水母管的循环水流量和循环水入口温度变化的换热总功率分布的步骤包括:
通过长时间大量数据的采集,获取循环水流量、循环水入口温度和高炉冷却壁换热总功率之间的关系;
根据获取的各段所述循环冷却水母管中的所述循环水流量、所述循环水入口温度与所述高炉冷却壁换热总功率之间的关系,计算出各段所述循环冷却水母管中的所述高炉冷却壁换热总功率,进而得到所述换热总功率分布;
根据获取的所述换热总功率分布,确定合理可接受的高炉冷却壁换热总功率分布区间;
在确定的所述高炉冷却壁换热总功率分布区间内,计算出所述水泵和所述风机在各工况组合下的组合总功耗;
从计算出的所述组合总功耗中,寻找出所述组合总功耗最低时所述水泵和所述风机输出的最佳组合点,最佳组合点包括水泵的阀门开度、水泵的配套电机转速、水泵的启停状态、风机的配套电机转速和组风机的叶片安放角度中二者或多者的组合;
根据寻找出的所述最佳组合点,将所述水泵和所述风机的输出流量供给调节至所述最佳组合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冷却壁循环冷却水系统的优化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段所述循环冷却水母管中的所述高炉冷却壁换热总功率等于所述各段所述循环冷却水母管中的所述循环水流量、循环水出入口温差和循环水比热三者的乘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冷却壁循环冷却水系统的优化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工况组合包括循环水流量工况和循环水出入口温差工况,所述水泵和所述风机在各工况组合下的组合总功耗为所述水泵和所述风机在所述循环水流量工况和所述循环水出入口温差工况这两个维度的工况组合下所述高炉冷却壁循环冷却水系统内所有水泵和所有风机的功耗的代数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冷却壁循环冷却水系统的优化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佳组合点包括水泵的阀门开度、水泵的配套电机转速、水泵的启停状态、风机的配套电机转速和风机的叶片安放角度中的二者或多者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冷却壁循环冷却水系统的优化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寻找出的所述最佳组合点,将所述水泵和所述风机的输出流量供给调节至所述最佳组合点的步骤包括:
使用调节手段将所述水泵和所述风机的输出流量供给调节至所述最佳组合点,所述调节手段包括控制水泵的阀门开度、水泵的配套电机转速、水泵的启停状态、风机的配套电机转速和风机的叶片安放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山水节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山水节能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48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