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监测式母线槽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3530.0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1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马松涛;马纪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奇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5/06 | 分类号: | H02G5/06;H02G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22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监测 母线槽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监测式母线槽,满足了母线槽智能管理的需求,节省了人力物力,解决了现有母线槽因在超高温度下运行而导致的热短路事故,保证了母线槽运行的安全性;通过降温装置、温度传感器、除湿器、湿度传感器、PLC控制器实现了对母线槽温度、湿度的自动调节,进一步提高了母线槽工作的可靠性;通过脱扣装置与PLC控制器可以在必要的时刻切断电路实现保护功能,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智能监测式母线槽。
背景技术
现代高层建筑和大型的车间需要巨大的电能,而面对这庞大负荷所需成百上千安培的强大电流就要选用安全可靠的传导设备,母线系统便是很好的选择。母线槽系统是一个高效输送电流的配电装置,尤其适应了越来越高的建筑物和大规模工厂经济合理配线的需要。对于母线槽来说,最重要的特性就是满足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反映可靠性的最主要指标就是母线槽在传输强大电流时的升温状态。母线槽使用过程中通过的电流从几百安培到几千安培数量不等,只要某个环节出现老化等原因都将引起母线槽连接处电阻的增大,直接引起接触点温升增加,温升一旦超过规定值,容易引发火灾;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母线槽一般都是在铜排外围设置钢制外壳,但是与越来越高的供电要求相比,还是显得不够智能化,尤其是监测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如何满足大型供电设施的智能管理需求与保障要求是本行业工程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智能监测式母线槽,具有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监测式母线槽,包括壳体、铜排、滑轨、PLC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除湿器、降温装置、行程开关;壳体包括两个盖板、两个侧板,盖板两端向上翻折90°成“U”形,侧板两端向上翻折成90°成“U”形,两个盖板上下对称,两个侧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盖板之间,中间形成的容腔内放置铜排;侧板设有多个方孔,相邻两个方孔之间的距离相等,方孔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滑轨、第二滑轨上均设有凸台,第二滑轨下方设有一排固定架,侧板内壁上设有多个行程开关,每个方孔的左右两边分别设有一个行程开关,侧板外壁上设有多个降温装置,相邻两个降温装置之间的距离相等;降温装置包括方形槽、连杆、偏心轮、电机、十字万向节、散热风扇、定位块,方形槽包括槽底、第一板、第二板,两个第一板分别固定在槽底的左右两侧,两个第二板分别固定在槽底的前后两侧,第一板上设有凹槽,方形槽通过凹槽与第一滑轨、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槽底外表面上设有第一连接轴;方形槽内部设有定位块,定位块固定在槽底的中心位置处,定位块的一侧设有散热风扇;偏心轮包括圆盘、第二连接轴、第三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固定在圆盘上表面,第二连接轴轴线与圆盘旋转中心重合,第三连接轴固定在圆盘下表面,第三连接轴轴线与圆盘轮旋转中心重合;电机固定在侧板的固定架上,电机通过十字万向节与偏心轮相连,十字万向节水平端与电机轴相连,十字万向节竖直端与偏心轮第三连接轴相连,偏心轮固定在侧板上,连杆一端与第二连接轴相连,连杆另一端与第一连接轴相连;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侧板内壁的方孔下方;湿度传感器设置在侧板内壁的方孔下方;电机、驱动器、PLC控制器之间电连接;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除湿器、脱扣装置、行程开关与PLC控制器之间电连接。
所述散热风扇叶片高度为L1,方形槽槽深为L2,L1<L2。
所述定位块高度为L3,方形槽槽深为L2,L3<L2。
所述行程开关高度为L4,定位块高度为L3,方形槽槽深为L2,L3+L4>L2。
所述定位块中心到方形槽第二板的距离为d1,方形槽内部长度为d2,d1=2×d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奇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奇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35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