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氨酯包膜尿素肥料缓释期的快速检测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23259.0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7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文;李峰;张建军;张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78 |
代理公司: | 深圳青年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350 | 代理人: | 傅俏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 包膜 尿素 肥料 缓释期 快速 检测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缓释肥料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氨酯包膜尿素肥料缓释期的快速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缓释肥料是其肥料中含有养分的化合物在土壤中释放速度缓慢或者养分释放速度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以供作物持续吸收利用的一类肥料,相比通常的速溶性肥料,缓释肥料一方面可以避免发生由于过量施肥而引起的养分流失以及幼苗的伤害,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肥料养分特别是氮素在土壤中的损失,从而减少施肥作业次数提升作物对肥料养分的吸收利用率。其中聚氨酯包膜尿素肥料是比较常用的缓释氮肥,其表面包涂半透水性的聚氨酯包膜,而使其中有效养分慢慢释放。
而由于肥料制备过程中环节、成分的差异导致肥料的品质差异,为了测定聚氨酯包膜尿素缓释肥料的缓释效果,目前通常采用《缓释肥料》(国标GBT 23348-2009)进行检测评定其缓释期。具体的检测过程是在常温25℃条件下对肥料进行浸泡处理,在浸泡中直至其溶出率达到80%以上时的时间,判定缓释期。但是按照国标的这一方法,肥料缓释效果的检测过程其周期太长,缓释效果较好的肥料在浸泡中自然溶出的时间非常长,比如缓释期90天的肥料需要耗时至少72天才能自然溶出,非常不利于肥料产品的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包膜尿素肥料缓释期的快速检测方法,旨在提升聚氨酯包膜尿素肥料的检测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检验周期、肥料研发和产业周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聚氨酯包膜尿素肥料缓释期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待测肥料样品,于80℃条件下进行浸提,并检测预定时间浸提液的溶出率;
根据检测的所述溶出率、以及80℃和25℃之间的肥料浸提时间相关方程,计算待测肥料样品的缓释期。
在上述快速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上述方法在聚氨酯包膜尿素肥料缓释期的快速检测方法在聚氨酯包膜尿素肥料生产或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上述检测方法,在原有的国标25℃条件下缓释期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在不破坏膜的情况下升高浸提温度,增强膜内外离子的交换活动,提高氮的溶出率,使氮在更短的时间内溶出,再对比常温25℃条件下的包膜尿素释放曲线,拟合出聚氨酯包膜尿素缓释期的相关方程,根据这一相关方程便可以在快速测定溶出率后换算成原始常温25℃条件下的肥料缓释期;具有更高的检测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氨酯包膜尿素肥料缓释期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将待测的聚氨酯包膜尿素肥料样品,于80℃条件下在浸泡液中进行溶出,并检测预定时间浸提液的溶出率;
S20,根据步骤S10测定的溶出率、以及聚氨酯包膜尿素在80℃和25℃之间的缓释期相关方程,计算待测的聚氨酯包膜尿素肥料的缓释期。
本发明的上述检测方法,相比《缓释肥料》(国标GBT 23348-2009)于25℃条件下直接检测溶出率的方式,首先将浸提的温度提升至了80℃,通过升高浸提温度,增强聚氨酯包膜内外离子的交换活动,提高氮的溶出效率,使氮在更短的时间内溶出,从而缩短聚氨酯包膜尿素肥料缓释检测中的溶出时间。
本发明特异性针对聚氨酯包膜材料将浸提温度选择80℃,一方面是基于温度的升高使得水分向聚氨酯包膜扩散速度加快,形成膜内外浓度差压力,增大了包膜内肥料养分扩散的推动力,导致养分释放的滞后期缩短,加快溶出时间;另一方面控制在该温度条件是为了避免更高的温度会造成聚氨酯包膜性质发生改变,导致肥料的包覆结构破坏,从而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在上述步骤S10进行的过程中,可以定时检测肥料养分的溶出率,通过多个时间点的溶出率数据计算的数据具有更好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32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