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反馈分立电源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23205.4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0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杜茂峰;章岳鹏;伍洁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乐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158 | 分类号: | H02M3/158;H02M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反馈 分立 电源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反馈分立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现在大部分领域的开关电源都采用集成芯片,这样有效减少器件数量和PCB尺寸,但是高度集成化导致其稳定性和散热功能较之分立器件组成的电源较差,且成本不可小觑,所以介于成本考虑,分立器件方案是非常可取的,由于通用分立器件的大批量生产,分立器件方案的成本最低,基于此,设计一种负反馈分立电源电路还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负反馈分立电源电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廉,性能优越可靠,易于推广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负反馈分立电源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输入电压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的并联电路至地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基极分别连接第三二极管、第四电容至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接输出电压端,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五电容至地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第三电阻至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发射极,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发射极分别连接第四电阻、第六电容至地端,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反接第二二极管至地端,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还连接第七电容与第八电容的并联电路至地端,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一条反馈线接至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五电阻至地端,第四三极管的基极分别连接第二电阻与第九电容的并联电路、第一电阻与第十电容的并联电路至地端、输出电压端,输出电压端与地端之间接有第一电容。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三极管采用同极型达林顿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四三极管采用PNP型三极管,第三三极管采用NPN型三极管。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二极管采用稳压二极管,第二二极管采用齐纳二极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开关电源电路性能优越可靠,将输入电压的纹波实时负反馈到输入端,有效降低了输出电源纹波,且有效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负反馈分立电源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三极管T1-第四三极管T4,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输入电压端V_IN,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的并联电路至地端,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基极分别连接第三二极管D3、第四电容C4至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接输出电压端V_OUT,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第五电容C5至地端,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D1、第三电阻R3至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发射极,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发射极分别连接第四电阻R4、第六电容C6至地端,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反接第二二极管D2至地端,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还连接第七电容C7与第八电容C8的并联电路至地端,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与第三三极管T3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T3的集电极通过一条反馈线接至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第三三极管T3的发射极连接第四三极管T4的发射极,第四三极管T4的集电极连接第五电阻R5至地端,第四三极管T4的基极分别连接第二电阻R2与第九电容C9的并联电路、第一电阻R1与第十电容C10的并联电路至地端、输出电压端V_OUT,输出电压端V_OUT与地端之间接有第一电容C1。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第一三极管T1采用同极型达林顿三极管,第二三极管T2、第四三极管T4采用PNP型三极管,第三三极管T3采用NPN型三极管;所述的第一二极管D1采用稳压二极管,第二二极管D2采用齐纳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乐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乐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32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前维护背投投影机箱体
- 下一篇:投影式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