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滑槽式可变应力骨折内固定加压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2436.3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6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洛;张存丽;冯宏伟;苏庚洵;尹小浪;鲁驷原;熊福军;高华;周百刚;杨宏涛;吕向阳;雷博艺;王磊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12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槽 可变 应力 骨折 固定 加压 钢板 | ||
本发明涉及骨折固定钢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滑槽式可变应力骨折内固定加压钢板,所述上钢板通过多个第一定位销与骨骼固定连接,且多个第一定位销呈等距离排布,所述上钢板的下端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下端对称连接有两个倾斜向下的第二直杆,所述第二直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滑轮,两个所述第二直杆的中部通过第一弹片相连接,下方所述圆环的上端连接有与上钢板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下钢板,所述下钢板沿长度方向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下钢板的后侧开设有多个与第二凹槽相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插接有第二定位销,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抵消应力效果佳、延长使用寿命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折固定钢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滑槽式可变应力骨折内固定加压钢板。
背景技术
目前,四肢骨折内固定钢板是按照瑞士固定学会标准应用于临床,对骨折进行坚强的内固定,可允许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加快了康复过程,但是由于钢板固定骨折后,增强了骨干的机械应力,钢板承受了生理应力的传导,使骨折端的应力不能直接有效的传导,降低了骨的弹性模量,导致骨折部位的废用性骨萎缩,从而出现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再骨折以及钢板本身的断裂、钉板脱离及螺钉断裂现象;1988年中华外科杂志报导国内该领域最新技术,梯形自动加压钢板,其主要反映了通过对钢板厚度和截面形状的改变来减轻钢板的应力遮挡效应,但未能解决骨折端应力的直接有效传导;1987年中华骨科学会骨关节伤学组召开的“骨折固定专题座谈会”,会上戴克戎教授指出内固定钢板两种最佳设想,寻找一种刚度接近骨骼而强度足够的固定材料,以解决应力遮挡效应,或研制一种刚度或固定作用可随骨折愈合进程的需要而自动改变应力传导的固定装置,生物力学专家王以进教授指出,允许骨折端有少许活动,特别是沿肢体纵轴的嵌压活动,这种活动有利于骨折愈合,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滑槽式可变应力骨折内固定加压钢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槽式可变应力骨折内固定加压钢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滑槽式可变应力骨折内固定加压钢板,包括断裂的骨骼,所述骨骼上套接有两个圆环,且两个圆环关于骨骼断裂处对称设置,所述圆环通过光滑钉横向贯穿圆环和骨骼与骨骼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圆环相向的一侧均连接有多个对应的立柱,且相对应的两个立柱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对应的两个所述立柱相向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弹簧,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弹簧通过第一直杆相连接。
优选的,上方所述圆环的下端连接有上钢板,所述上钢板通过多个第一定位销与骨骼固定连接,且多个第一定位销呈等距离排布,所述上钢板的下端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下端对称连接有两个倾斜向下的第二直杆,所述第二直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滑轮,两个所述第二直杆的中部通过第一弹片相连接,下方所述圆环的上端连接有与上钢板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下钢板,所述下钢板沿长度方向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杆位于第二凹槽内,两个滑轮分别位于两个滑槽内,且滑轮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下钢板的后侧开设有多个与第二凹槽相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插接有第二定位销,且第二定位销不与滑杆接触。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上端连接有压板,且压板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压板位于滑轮的下方,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设有位于第一弹片正下方的第二弹片,且第二弹片的两端位于滑槽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数量多于三个,且多个立柱呈等距环形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相向的一端呈圆弧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数量多于三个,且多个通孔呈等距离分布。
优选的,两个所述压板靠近第二弹片的一侧下端成倒角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未经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24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