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20237.9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8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周群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利安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垃圾 分类 识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是指不需要或者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或是用焚化炉焚化,但两者均会制造环境保护的问题,而终止过度消费可进一步减轻堆填区饱和程度,堆填区中的垃圾处理不但会污染地下水和发出臭味,而且很多城市可供堆填的面积已越来越少,焚化则无可避免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生物体。
在对垃圾的处理过程中,无法很好的对垃圾进行分类识别,容易出现由于垃圾放置位置错误而导致的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成本的同时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解决了无法很好的对垃圾进行分类识别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从左往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扬声器和射频读卡模块,所述外壳内腔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外壳的右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装置盖,所述装置盖的左侧通过转轴与伸缩杆的右端活动连接,所述外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射频识别模块。
所述控制箱包括控制外壳,所述控制外壳的内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处理器、内存条和信号收发器。
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伸缩杆和扬声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与射频读卡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分别与内存条、射频识别模块和信号收发器双向连接,所述信号收发器通过网关与控制终端双向连接,所述射频识别模块与上位机双向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指示牌。
优选的,所述外壳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的正表面开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的主频率至少为1.5GHz。
优选的,所述内存条的存储容量至少为1GB。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通过控制箱的改良,以及扬声器、射频读卡模块、伸缩杆和射频识别模块的配合使用,可以很好的对垃圾进行分类识别,避免了由于垃圾放置位置错误而导致的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控制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包括外壳1,外壳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7,外壳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指示牌6,外壳1的顶部从左往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扬声器2和射频读卡模块3,外壳1内腔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伸缩杆4,外壳1的右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装置盖5,装置盖5的左侧通过转轴与伸缩杆4的右端活动连接,外壳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8,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射频识别模块9。
控制箱8包括控制外壳84,控制外壳84的内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路板86,电路板86的正表面开设有散热孔83,电路板86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处理器82、内存条81和信号收发器85,处理器82的主频率至少为1.5GHz,内存条81的存储容量至少为1GB。
处理器82的输出端分别与伸缩杆4和扬声器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处理器82的输入端与射频读卡模块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处理器82分别与内存条81、射频识别模块9和信号收发器85双向连接,信号收发器85通过网关10与控制终端11双向连接,射频识别模块9与上位机12双向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利安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利安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02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线缆
- 下一篇:一种八芯结构的耐火抗拉抗压综合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