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载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13501.6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69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末广尚也;柴田敬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大福 |
主分类号: | B66B1/06 | 分类号: | B66B1/06;B66B1/36;B66B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载机 | ||
本发明所涉及的移载机(10)具备:行进部(20),其沿着设置于顶棚(90)侧的轨道(91)而行进;以及升降部(30),其以升降自如的方式对收纳箱(80)进行支承,升降部(30)具备:升降部主体(31);升降厢(34),其对收纳箱(80)进行支承;供电装置(50),其设置于升降部主体(31),且对升降厢(34)供给电力;以及受电装置(60),其设置于升降厢(34),且以无接触的方式从供电装置(50)接受电力,供电装置(50)的供电面(52)和受电装置(60)的受电面(62)配置为:当升降厢(34)相对于升降部主体(31)上升时,供电装置的供电面和受电装置的受电面朝向相对于升降厢(34)的升降方向交叉的方向、且彼此对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载机,该移载机具备:行进部,该行进部沿着设置于顶棚侧的轨道而行进;以及升降部,该升降部设置于所述行进部、且以升降自如的方式对被输送物进行支承。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移载机,已知如下移栽机,该移栽机在设置于顶棚侧的轨道设置有在该轨道上行进的行进台车(行进部),由行进台车借助升降装置(升降部)而对被输送物进行保持、悬吊。在这种移载机的升降装置设置有:升降部主体;以及升降厢(cage),其相对于升降部主体而升降自如、且用于对被输送物进行支承,通过使设置于该升降厢的马达进行驱动而使得对被输送物进行把持的把持机构进行开闭动作。另外,在上述升降厢设置有用于对上述马达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等。并且,经由在用于使升降厢相对于升降部主体升降的升降带(悬吊件)的内部内置的导线而进行向上述马达以及上述马达的控制电路等的供电、即向上述升降部主体与上述升降厢之间的供电(例如专利文献1)。
但是,在这种经由在升降带的内部内置的导线而进行向上述升降部主体与上述升降厢之间的供电的方式中,存在以下问题:因升降带的挠曲、磨损、变形等而产生导线接触不良等。
因此,在近年来的移载机中,采用不经由导线而无接触地进行向上述升降部主体与上述升降厢之间的供电的方式。在该方式中,将用于对上述升降厢供给电力的供电装置设置于上述升降部主体,并将用于以无接触的方式从该供电装置接受电力的受电装置设置于升降厢。由此,利用由上述供电装置的供电线圈产生的磁场而使该受电装置的受电线圈产生升降厢侧所需的电力,由此以无接触的状态而进行供电。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812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移载机中,存在以下问题:当上述升降厢相对于上述升降部主体上升而在上述升降部主体与上述升降厢之间进行供电时,设置于上述升降部主体的供电装置有时会与设置于上述升降厢的受电装置接触(碰撞),并因该接触而产生灰尘。特别是对于在针对灰尘的要求严格的无尘室等处使用的移载机而言成为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载机,当在升降部的升降部主体与升降厢之间进行供电时,该移栽机能够防止设置于该升降部主体的供电装置与设置于该升降厢的受电装置接触(碰撞)。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接下来,对用于解决该课题的方法进行说明。
即,本发明的移载机具备:行进部,该行进部沿着设置于顶棚侧的轨道而行进;以及升降部,该升降部设置于所述行进部,且以升降自如的方式对被输送物进行支承,其中,所述升降部具备:升降部主体;升降厢,该升降厢相对于所述升降部主体而升降自如、且对被输送物进行支承;供电装置,该供电装置设置于所述升降部主体,且对所述升降厢供给电力;以及受电装置,该受电装置设置于所述升降厢,且以无接触的方式从所述供电装置接受电力,所述供电装置的供电面和所述受电装置的受电面配置为:当所述升降厢相对于所述升降部主体上升时,所述供电装置的供电面和所述受电装置的受电面朝向相对于所述升降厢的升降方向交叉的方向、且彼此对置。
在上述结构中,当升降厢上升至升降部主体时,供电装置的供电面和受电装置的受电面在相对于升降厢的升降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以彼此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对置的状态接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大福,未经株式会社大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35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