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费托合成油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11926.3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4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管社;吴伟伟;曹红英;王丽;李芳玲;范霄卿;雷永杰;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2/00 | 分类号: | C10G2/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王莹 |
地址: | 3151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费托合成油工艺,包括原料合成气预热器、浆态床F‑T合成反应器、循环气压缩机,原料合成气预热器的出口与浆态床F‑T合成反应器的底部的入口相连通,浆态床F‑T合成反应器内设置有换热器管组,换热器管组的入口与循环气压缩机的出口相连通,换热器管组的出口与原料合成气预热器的入口相连通。本发明在浆态床F‑T合成反应器的顶部设置换热器管组,利用循环尾气吸热降低反应尾气的出口温度,提高系统的热利用率,增加反应尾气中高碳烃的凝结,可降低反应尾气对产品液滴的夹带,提高附加值产品蜡的产量,还促使反应尾气中高碳烃的凝结,提高了对细粉催化剂的捕获能力,将细粉催化剂留在浆态床反应器内,提高细粉催化剂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费托合成油工艺。
背景技术
本世纪以来,煤和天然气将逐步取代石油,在能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为了适应能源和化工原料路线转变这一必然趋势,缓解日趋紧张的柴、汽油供需矛盾,研究开发替代液体燃料生产技术,就成为当前国内外石化工业技术人员的首要使命。
费托(F-T)合成技术是F.Fischer和H.Tropsch上一世纪三十年代发明的液态烃合成技术,是替代液体燃料生产技术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技术。该技术的核心反应是F-T合成反应,目前已工业化使用的反应器有三种: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和浆态床反应器。在这三种反应器中,浆态床反应器因其传热、传质效果好、压降低,投资成本低以及催化剂可在线装卸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传统的浆态床F-T合成油工艺是以煤和天然气为原料,在浆态床反应器中使一定碳氢比的合成气鼓泡吹入,通过含有粒状催化剂的液相介质,进行F-T合成反应。该技术产品蜡从反应器中部排出,液固过滤分离产品蜡和催化剂后送产品蜡储罐,催化剂返回反应器继续参加反应;产品轻油和未反应的尾气,夹带部分产品蜡和细粉催化剂,向上经过除沫器分离产品蜡和细粉催化剂后送冷却工序,分离产品轻油和F-T合成废水。
浆态床F-T合成反应温度控制在220℃左右,反应压力约2.7MPa,沸点高于此温度的F-T合成产品,将以液体的形态,通过液固分离器,分离出液体中混合的固体催化剂,送产品储罐;沸点低于出口温度(约215℃)的F-T合成产品,将以气体的形式,连同未反应的尾气,向上通过除沫器除去其中夹带的液滴和催化剂,送冷却分离工段。实际生产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反应器中产品蜡和轻油的分离并不严格遵从上述理论分析。向上进入除沫器的气相中包含大量的C17+烃,留在反应器内的液相中也包含一定量的C16-,这一事实已通过分析产品轻油和产品蜡的组成得以验证。在分析产品的组成时发现,高附加值产品蜡中存在4.5%左右的C16-轻;产品轻油中存在18.0%左右的C17+ 烃。此外设备停工检修时还发现,在反应器出口至冷却设备进口部位,凝结着大量的固体蜡,蜡中包含大量的细粉催化剂,上述研究结果均表明传统的除沫器是不能满足F-T 合成反应尾气中产品蜡和催化剂的分离要求的。
授权公告号为CN203663646U(申请号为CN201420010487.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催化剂生产装置用组合式气液分离器》,其中公开的组合式气液分离器包括旋流板除沫器和丝网除沫器,其旋流板除沫器由外筒、内筒、盲板及叶片组成,采用固定环和支撑环固定在塔器内壁上,气流由塔底上升通过叶片将粒径大的雾滴甩落分离;其丝网除沫器是由格栅板和丝网相互连接而成的丝网块,通过压盖和支撑件固定在塔器内壁上,粒径小的雾滴通过吸附力和重力在丝网上形成大液滴下落分离。该技术可分离气体中的大、小粒径的雾沫,减少气体结膜率和压降,改善操作条件,优化工艺指标,减少设备腐蚀,延长使用寿命,增加处理量及回收有价值的物料。高效的除沫器可将反应器出口的气体中大于8μm的石蜡液滴和大于5μm催化剂颗粒同时全部分离下来。这一点对于浆态床F-T合成反应器来说,有两个不足之处,一是对于除去气相中小于8μ m的石蜡液滴和小于5μm催化剂颗粒,效果不佳;二是不具备降低反应器出口尾气温度的功能,会使得相当一部分的C17+烃以气相状态通过除沫器,进入冷却工序,降温后凝结堵塞管道或随轻油进入轻油罐,使得产品轻油中C17+烃含量高达18.0%。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19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粉煤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轻质油的制备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