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食品保温袋的层状材料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11156.2 | 申请日: | 2017-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9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马可足 | 申请(专利权)人: | 仲铂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4 | 分类号: | B32B15/04;B32B15/20;B32B5/18;B32B27/08;B32B27/36;B32B2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食品 保温 层状 材料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食品保温袋的层状材料及其应用,该层状材料依次包括:超薄铝箔层,纵向膜层,聚氨酯发泡层和阻水膜层,纵向膜层中均匀分布纵向气泡,气泡中贯穿气泡比例低于3%,聚氨酯发泡层采用超柔聚氨酯发泡制备得到,该特定选择的组合物组中得到一种保温效果优异、材质耐用、可重复使用的食品保温袋的层状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状材料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食品保温袋的层状材料领域,特别涉及具有优异保温、阻水、可反复使用的高强度用于食品保温袋的层状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国家对“互联网+”的大力支持,物流、快递,外卖行业蓬勃发展,并且呈现高速发展。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饭店、小吃店对互联网销售的依赖程度增强,但是有一个因素影响外卖的质量和客户的满意度,由于派送过程中热量损失,饭菜温度下降明显,严重影响了食品的口感和风味。
现在市场上多采用PP包装盒包装后,进一步增加覆铝薄膜保温袋,达到保温的作用,但其保温效果一般,且由于保温袋包装中使用胶带粘接,拆装后表层膜破裂,无法再次利用,无形中提高了成本,也造成了二次污染。
上述最常见的保温袋就是铝箔表面直接进行聚合物发泡或进一步覆膜,虽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但由于上述缺点,制约了客户使用的满意度,客户对保温袋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使用需求,优质保温袋材料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在此背景下,发明人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得到本发明的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食品保温袋通常是具有多层结构的层状材料制备得到,本发明通过对用于食品保温袋的层状材料结构、各层组成以及结构的选择,该特定选择的组合物组中得到一种保温效果优异、材质耐用、可重复使用的食品保温袋的层状材料。
为了达到该技术效果,本发明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一种用于食品保温袋的层状材料,其层状材料依次包括:超薄铝箔层,纵向膜层,聚氨酯发泡层和阻水膜层。
一般热量散失的方式为热传导和热辐射,本申请就采用了两种方式综合降低两者的热散失作用。所述超薄铝箔层采用的是一具有热反射效果的材料,可以有效的阻碍热辐射的降温,起到保温作用。所述纵向膜层是为了形成一个空气隔层,有效的减少热传导,这是十分重要的保温方式,热传导是热量散失的重要方式。聚氨酯发泡层也有相同保温的效果,两者同时利用,提高了保温的效果,大幅度提高了使用效果。
阻水膜层的设置是为了提高在阴雨天食品运输的水蒸发散热,同时,设置阻水膜层后,层状材料的总体强度大幅度提升,且使用中,使用胶带等临时固定后可以在不损坏膜层材料结构的情况下顺利剥离,大幅度提高了膜层材料的可再利用性。
本发明中使用纵向膜层是一个重要的发明侧重点,其中所述纵向膜层中均匀分布纵向气泡,所述气泡中贯穿气泡比例低于3%。优选低于2.5%,2%,1.5%,1%。其中贯穿气泡是指在纵向膜表面上以开放孔的形式存在的气泡,其比例是以开孔面积占纵向膜表面的比例计算得到。
如果贯穿孔含量过大时,空气阻隔效果明显会有降低,保温效果很差,降低在20百分数以上,这点在现有产品中受到关注很少,没有意识到发泡中孔结构的影响。但由于制备工艺的可达到的效果,难以达到完全没有贯穿孔,实际操作中越低越好。
同时,纵向膜层中孔结构最优选的方式是膜层垂直方向尺寸大于膜层切线或平行方向的尺寸,这样加大了单位面积的实际孔密度,同时阻碍热量散失中,垂直膜层方向的尺寸。该结构源自制备过程中的发泡过程的垂直方向上的慢速牵引,该技术未有报道,且该技术不会引起生产成本费明显增高。
所述纵向膜层厚度为100-350微米,优选厚度为200-300微米,最优选厚度为250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仲铂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仲铂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11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近海区深基坑的支护结构
- 下一篇:基坑支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