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丽花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10170.0 | 申请日: | 2017-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4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雪立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30 | 代理人: | 张浩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丽花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丽花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大丽花别名大理花、天竺牡丹、东洋菊、大丽菊、地瓜花,菊科、大丽花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有巨大棒状块根。茎直立,多分枝,高1.5-2米,粗壮。原产于墨西哥,墨西哥人把它视为大方、富丽的象征,因此将它尊为国花。目前,世界多数国家均有栽植,选育新品种时有问世,据统计,大丽花品种已超过3万个,是世界上花卉品种最多的物种之一。大丽花花色花形誉名繁多,丰富多彩,是世界名花之一;另可活血散瘀,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地区都在开展大丽花培养的方法,想在本地区培育种 植大丽花。传统的大丽花一般采用播种、扦插、嫁接、压条和分株繁殖等培养方式。这些培养 方式的耗时长,而且繁育不易成活。现有的一些大丽花组织培养方式是在封闭的无菌条件 下进行的,所需成本较大,而且还存在着组织培养中外植体容易褐化,成活率不高的问题, 不能用于大丽花的大量繁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丽花的栽培方法,该种栽培方法操作简单,时间短,成本低廉,成活率高、生根率高,并能实现短期内的出瓶移栽,且本发明的组织培养方法能够保持大丽花原品种的优良性状,为良种繁育和产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大丽花的栽培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外植体的选择及消毒:取嫩梢去掉叶片,切段成4-6cm,且每段至少带有1个腋芽的茎段,茎段先用灭菌净600倍液消毒25~35min,无菌水清洗2~4次,再用0.1%升汞,2~5滴吐温80,处理3~5min,无菌水清洗2~4次,消毒后备用;
(2)初代诱导培养:把步骤(1)经消毒的茎段,接种到初代诱导培养上,经过8~12d的培养,在腋芽处开始萌动,并长出新芽,所述的诱导培养基为DCR改+6-BA 0.4~0.8mg+NAA 0.3~0.9mg;
(3)继代增殖培养:将步骤(2)长出的新芽培养20d后,将新芽切割下来,接到继代增殖培养基上培养,在增殖培养基培养5~13d,就会形成丛生芽,所述的增殖培养基为DCR改+6-BA 0.8~1.2mg+NAA 0.1~0.3mg+IAA 0.5~1.5mg;
(4)生根诱导:待步骤(3)的丛生芽的单芽长到1.5~2.5cm长时,选取叶片展开的单芽,分割下来接到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在生根培养基中培养8~12d,茎基部诱导出根,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1/2B5+IBA 1.5~2.5mg+IAA 1.5~2.5mg+6-BA 0.2~0.4mg+NAA 0.2~0.3mg;
(5)生根苗的炼苗:经过生根诱导,当苗诱导生根后,将瓶苗置于有65%遮荫的大棚中炼苗25~35d后,苗高3~5cm以上,进行移栽;
(6)组培苗的移栽与管理:将步骤(5)进行炼苗的大丽花苗移栽至栽培基质上,移栽时,把根放进预先打好的小孔中,使根系舒展,充分压实,使根土密接,要防止栽植过深、窝根或露根,移栽后浇透水;栽植后用塑料薄膜作小拱状盖好小苗保湿,遮荫65-75%;以后每周喷药剂一次,3d后逐渐打开塑料薄膜,15天后全部打开,待小苗长出新叶时开始施薄肥,25d后,进行正常的水肥管理;
所述的DCR改培养基的组成及其含量为:NH4NO30.6-0.8g/L、KNO30.3-0.5g/L、KH2PO40.4-0.6g/L、CaCl2•2H2O 0.2-0.4g/L、Ca(NO3)2·4H2O 0.6-1.0g/L、MgSO4•7H2O 0.6-0.8g/L、FeSO4•7H2O 0.1-0.3g/L、ZnSO4•7H2O 0.03-0.07g/L、KI 0.04-0.08g/L、甘露醇0.2-0.4g/L、甘氨酸0.04-0.06g/L、VB1 0.01-0.03g/L、VB3 0.01-0.03g/L、VC 0.02-0.04g/L、蔗糖20-30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雪立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雪立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01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