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滤滤芯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8038.6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8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丁正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18 | 分类号: | B01D61/18;B01D71/34;C02F1/44 |
代理公司: | 33256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滤 组件 | ||
1.超滤滤芯组件,包括滤芯筒体(1),其特征在于:滤芯筒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上端盖(2)和下端盖(3),上端盖(2)与滤芯筒体(1)的上端以及下端盖(3)与滤芯筒体(1)的下端均通过一抱箍(4)连接;上端盖(2)和下端盖(3)的中部均设有与滤芯筒体(1)内部连通的中心孔(101);下端盖(3)上连接有水管接头(5),下端盖(3)的水管接头(5)与下端盖(3)的中心孔(101)连通;还包括设置在滤芯筒体(1)内的滤芯组件(6),滤芯组件(6)与滤芯筒体(1)之间留有过水间隙;滤芯组件(6)包括膜管(61)和设置在膜管(61)内的超滤膜丝(62),膜管(6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上滤芯端盖(63)和下滤芯端盖(64),上滤芯端盖(63)与上端盖(2)连接,下滤芯端盖(64)与下端盖(3)连接,上滤芯端盖(63)上设有与上端盖(2)上中心孔(101)连通的进水孔(65),下滤芯端盖(64)上设有与下端盖(3)连通的出水孔(66);在净化水状态,位于上端盖(2)内的水管接头(5)为封堵状态,原水从下端盖(3)的直管接头进入,通过滤芯筒体(1)和下端盖(3)间隙进入膜管(61)外;在正冲洗状态,原水从下端盖(3)的直管接头进入,通过滤芯筒体(1)与下滤芯端盖(64)的间隙进入膜管(61)外侧;在反冲洗状态,原水从上端盖(2)内的水管接头(5)进入,通过滤芯筒体(1)与下滤芯端盖(64)之间的间隙进入膜管(61)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滤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上端盖(2)和下端盖(3)均包括位于连接段(102)和密封段(103),连接段(102)的直径大于密封段(103)的直径,使连接段(102)与密封段(103)连接处形成止口平台(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滤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滤芯筒体(1)的上下两端均设翻边凸缘(105),位于滤芯筒体(1)上端的翻边凸缘(105)抵靠在上端盖(2)的止口平台(104)处,位于滤芯筒体(1)下端的翻边凸缘(105) 抵靠在下端盖(3)的止口平台(104)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滤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抱箍(4)包括一环形带状的抱箍本体(41)以及设置在抱箍本体(41)内壁上的截面呈U形的环状加强筋(42),连接段(102)外壁上设有环形卡槽(106),环状加强筋(42)的一侧壁卡入环形卡槽(106)内,另一侧固定翻边凸缘(105)。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超滤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密封段(103)的外壁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环形密封槽(107),环形密封槽(107)内设有环形密封圈(10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滤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上端盖(2)和下端盖(3)的侧壁上均设有内凹的螺丝刀翘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滤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上端盖(2)以及下端盖(3)均设有连接套管(109),上滤芯端盖(63)的上端以及下滤芯端盖(64)的下端分别插入上端盖(2)和下端盖(3)的连接套管(109)内且通过O形密封圈(110)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滤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膜管(61)的侧壁上自上而下均匀分布有多个过水孔(67),下滤芯端盖(64)套设在膜管(61)底部且与膜管(61)外壁之间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滤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超滤膜丝(62)为PVDF膜,通过热熔胶粘结在膜管(6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80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