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dS-CuS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6905.2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1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杰;李旺;李明隆;黄楠;谢旺旺;杜雨泓;周志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7/04 | 分类号: | B01J2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ds cus 纳米 复合 光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dS‑CuS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用巯基苯并噻唑合镉做前驱体,经液相热分解制得硫化镉,以硫化镉为核,通过离子吸附,使硫化铜附着在硫化镉表面,得到CdS‑CuS纳米复合光催化剂;本发明操作简单,环境友好,得到纳米颗粒形貌均一,尺寸、原子比例可控的复合金属硫化物,颗粒在10‑20 nm之间;能够有效的吸收紫外光及可见光,对有机污染物物罗丹明B,亚甲基蓝有显著的降解作用;有效的阻止了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提高其光催化分解水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dS-CuS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问题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两大挑战。作为一种清洁、廉价和可再生的能源,太阳能的开发成为解决日益突出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关键。光催化技术因为其在光解水制氢、自洁净表面技术和光催化降解有机化合物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TiO2为代表的传统光催化剂因其带隙宽(3.2eV )过窄,只能响应紫外线和近紫外线,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低(约为5%),极大地制约了其市场化发展,因此当下更多的目光转向了过渡金属硫化物。
金属硫化物中CdS的表现较为理想,是光催化研究中使用较多的硫化物半导体光催化剂,其禁带宽带为2.4eV,可以吸收利用到可见光。但单一CdS在光照射下不稳定,易发生光腐蚀,使其催化活性迅速下降。所以我们选择将CdS和CuS复合,使两者形成CdS-CuS纳米复合光催化剂。这种做法能通过调整Cd和Cu金属原子个数比,将产物的禁带调整至最适合光催化反应的宽度。
目前金属硫化物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水热法、微乳液法、溶剂热合成法、溶胶-凝胶法、模板法、固相热分解法、液相热分解法和离子交换法等。这些方法都在相应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固相热分解法的产物纯度不高、颗粒粒径较大;溶胶-凝胶法所采用的原料较为昂贵且反应所需时间较长;模板法等则因基体材料而存在一些限制。因此,探寻一种新型的、简便的、更加完善的复合金属硫化物制备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dS-CuS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有效的阻止了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扩大了对太阳光的吸收范围,提高其光催化分解水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CdS-CuS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0.1-1g含硫金属配合物放入20-100mL的油酸中,搅拌加热,得到均一溶液,继续加热至含硫金属配合物分解得到硫化镉,继续恒温反应5-15min;
步骤(2)、所述步骤(1)的产物冷却后,对其进行离心,取所得固体产物,并用乙醇洗涤产物并离心除去副产物,然后将固体产物分散于一定体积的硫化钠饱和水溶液,搅拌并水浴加热,待达到一定温度后恒温加热5-10min;
步骤(3)、将所述步骤(2)所得溶液离心,取所得固体产物,去离子水洗涤产物,然后将产物分散于去离子水中,搅拌下恒温水浴加热并滴加铜离子水溶液,待滴加结束,继续60-70℃下恒温加热5-10min,将所得溶液离心并用去离子水洗涤固体产物除去杂质,然后将固体产物烘干得到产物CdS-CuS纳米复合光催化剂。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含硫金属配合物为巯基苯并噻唑合镉或巯基乙烷合镉。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含硫金属配合物在高沸点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温度为180- 240℃;所述步骤(1)中含硫金属配合物的分解温度为290-31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油酸的沸点高于含硫金属配合物的分解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加入的硫化钠饱和水溶液为60-70℃时的饱和水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69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