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压地下水的混凝土底板渗漏处理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5184.3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6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顾荣彪;沈益源;沈仲涛;严大顺;隗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E02D19/1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黄素萍;徐关寿 |
地址: | 3100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水 混凝土 底板 渗漏 处理 装置 方法 | ||
一种有压地下水的混凝土底板渗漏处理装置及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渗漏处理装置,用于混凝土底板下存在有压地下水时该混凝土底板渗漏的处理,装置包括中空的管子,包括上段和下段,管子下段侧壁上包括多个通孔;通孔沿管子周向及轴向多排排列;该装置还包括密封管子中空处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管子为可拆卸连接。以及通过在渗漏的混凝土底板上开孔并挖管井、埋设渗漏处理装置、设水泵抽水降低地下水位,从而在无水的情况下浇筑底板混凝土、再封堵管子的渗漏处理方法。本发明的渗漏处理装置以及处理方法,能够一次性处理好渗漏,不会出现渗漏反复等问题,处理效果好且处理维护费用低。并且,该方法操作方便简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混凝土底板下有压地下水时底板渗漏的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底板,比如地下室,要求无渗漏、表面无湿渍。但往往多种原因,导致底板混凝土存在缺陷而发生渗漏,影响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对此混凝土底板渗漏传统的处理办法有:注浆法、引流法等。
注浆法:对混凝土底板渗漏处进行注浆封堵。但因地下水存在压力、混凝土缺陷情况不明等原因,注浆法无法全面修复,一些地下室的底板渗漏经多次注浆处理后,仍然存在渗漏情况。
引流法:将地下室底板渗漏处下面的水引流到集水坑后排出,达到无渗漏。此法增加了水泵集水坑等设施,增加了使用期运维费用,故处理办法不甚理想。
上述传统的渗漏处理方法存在着费工费时、底板反复渗漏等问题,处理效果不佳,严重影响地下室的使用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有压地下水混凝土底板渗漏处理装置和方法,通过在底板上开口并深挖井埋设渗漏处理装置,在装置中安装排水管路,启动水泵抽取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至混凝土垫层底面以下并保持、在无水的情况下施工浇筑垫层与混凝土底板、再封堵渗漏处理装置的管子,且利用渗漏处理装置上的止水环来延长水的渗透路径进行混凝土底板渗漏处理,能够一次性处理好渗漏,不会出现渗漏反复、处理后运维费用高等弊端。
具体来说,一种渗漏处理装置,用于混凝土底板下存在有压地下水时该混凝土底板渗漏的处理,其中,该装置包括中空的管子,所述管子包括上段和下段,所述管子下段侧壁上包括多个通孔;通孔沿管子壁周向及轴向多排排列;该装置还包括密封管子中空处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管子为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的渗漏处理装置中,管子的主要作用有四:一是形成井,放置水泵的抽水管,使管子外部的水能够进入抽水管,启动水泵降低处理区域范围内地下水位于底板垫层混凝土底面以下并加于保持,使混凝土施工处于无水状态;二是施工垫层、底板混凝土时作为混凝土模板;三是可在管子上设止水环,延长水沿管子与混凝土之间间隙的渗透路径;四是管子中设构造从而方便对管子进行封堵。如此,管子的材质可以多样,以能实现上述功能即可,通常可选用金属材料。一些实施例中,优选钢管。此外,管子的形状也不限,以方便实际操作为准,其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带棱角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或多边形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管子截面为圆形。一些实施例中,井管子截面大小及长度根据地下水丰沛情况、底板开孔大小以及泵的选型来确定。通常管子长度在 2.0-3.0米之间,圆形管子直径在300mm-600mm之间。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圆形钢管长度为2.0米,直径为350mm。
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一个及以上的止水环,所述止水环连接在管子上段外侧壁上。止水环为环形结构,连接在管子上,当止水环为多个时,沿管子轴向多层排列。
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管子上段内侧壁设有内螺纹,密封件外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管子与密封件通过螺纹旋合密封;密封件连接在管子下段位置以上。密封件密封管子后,通过管子下段通孔进入管子内的地下水被阻隔在管子下段。
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密封件为堵头;所述堵头上具有阀门。阀门的开合使堵头与外部连通或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51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堵高效的棉纺除尘去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干燥去杂的清洁型送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