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M通信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404676.0 | 申请日: | 2017-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5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宣;刘永清;连纪文;李宏发;陈端云;叶勇;周晓东;邱丽霓;徐杰;钱思源;林旭升;葛元鹏;林屹;林琳;郑蔚涛;涂林峰;何尚骏;侯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24;H04L1/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徐剑兵 |
| 地址: | 3500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检测 方法 设备 | ||
发明人提供一种2M通信检测方法及2M通信检测设备,用于解决检测设备在检测通信电路时,容易引起通信线路负载过高,降低通信电路两端的通信速度的问题。本发明涉及2M数据信道检测,特别涉及非环路的2M数据通信检测。其包括步骤:S101、检测设备A接收数据D,并解析数据D,数据D为E1帧数据;S102、在数据D的SA字段中插入自定义链路协议报文数据,所述自定义链路协议报文数据包括检测设备A的标记、以及检测设备A接收数据D的时间信息;S103、将数据D封装成E1帧,并发送;S104、检测设备B接收上述数据D,并解析接收到的数据D等步骤。上述检测设备可以长时间的连接在通信电路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2M数据信道检测,特别涉及非环路的2M数据通信检测。
背景技术
数字传输分析仪是电信工程技术人员日常维护工作最有力和最可靠的工具。目前支持常规的2M和数据通道误码测试功能外以及对2M帧结构数据、双路E1监控、环路时延、倒换时延、输出波形、输出抖动、信号电平的测试和分析功能。
但是现实中的数据通道的故障的原因是复杂的,而现有的分析仪无法测试诸如通路上两点之间的传输问题,从而无法确定故障设备或者线路的位置。
欧洲的30路脉码调制PCM简称E1,速率是2M/s,E1的一个时分复用帧(其长度T=125us)共划分为32相等的时隙,时隙的编号为CH0~CH31。在E1信道中,8bit组成一个时隙(TS),由32个时隙(TS)组成了一个帧(F),16个帧组成一个复帧(MF)。在一个帧中,TS0主要用于传送帧定位信号(FAS)、CRC-4(循环冗余校验)和对端告警指示,TS16主要传送随路信令(CAS)、复帧定位信号和复帧对端告警指示,TS1至TS15和TS17至TS31共30个时隙传送话音或数据等信息。我们称TS1至TS15和TS17至TS31为“净荷”,TS0和TS16为“开销”。如果采用带外公共信道信令(CCS),TS16就失去了传送信令的用途,该时隙也可用来传送信息信号,这时帧结构的净荷为TS1至TS31,开销只有TS0了。
E1有成帧,成复帧与不成帧三种方式,在成帧的E1中第0时隙用于传输帧同步数据,其余31个时隙可以用于传输有效数据;在成复帧的E1中,除了第0时隙外,第16时隙是用于传输信令的,只有第1到15,第17到第31共30个时隙可用于传输有效数据;而在不成帧的E1中,所有32个时隙都可用于传输有效数据。
因此在E1帧的通路中,插入专门用于测试的E1帧,会导加重通路的负载,从而影响通信。
发明内容
以下给出对一个或更多个方面的简化概述以力图提供对此类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更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作为稍后给出的更加具体的说明之序。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2M通信检测方法及2M通信检测设备,用于解决检测设备在检测通信电路时,容易引起通信线路负载过高,降低通信电路两端的通信速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2M通信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检测设备A接收数据D,并解析数据D,数据D为E1帧数据;
S102、在数据D的SA字段中插入自定义链路协议报文数据,所述自定义链路协议报文数据包括检测设备A的标记、以及检测设备A接收数据D的时间信息;
S103、将数据D封装成E1帧,并发送;
S104、检测设备B接收上述数据D,并解析接收到的数据D,
S105、根据数据D中携带的自定义链路协议数据分析检测设备A到检测设备B之间的链路是否正常,以及检测设备A和检测设备B之间的链路传输的延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46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