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会话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4353.1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0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朱方园;李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24/04;H04W28/1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会话 处理 方法 相关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会话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其中,方法包括:第二AMF网元从第一SMF网元获知为终端服务的第一AMF网元不可用;第二AMF网元从数据库获取终端的上下文,终端的上下文包括第一SMF网元的标识和第二SMF网元的标识;第二AMF网元寻呼终端并向数据库发送第二AMF网元的标识以及寻呼状态指示以更新终端的上下文;第二AMF网元从终端接收业务请求消息,业务请求消息用于建立终端会话的用户面资源。终端存在多个SMF所关联的多个会话的情况下,可以保证最终由触发寻呼的第二AMF网元来服务终端,避免多个AMF网元服务一个终端造成流程冲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会话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在5G的系统架构中,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Function,AMF)网元承担着接入控制、移动性管理、附着与去附着、会话管理功能等重要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网网元。一旦AMF网元由于系统升级、设备掉电、负载过重等因素导致不可用时,都将会导致大量的移动通信用户无法进行正常通信。因此,及时地选择可用的AMF网元以接替不可用的AMF网元工作,是解决AMF网元不可用的方法之一。
目前,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在获知当前连接的AMF网元不可用时,可以重新选择一个可用的AMF网元来替代不可用的AMF网元工作。SMF网元是与终端的会话关联的网络实体,当终端只存在一个SMF网元时,那么此时该SMF网元重新选择一个可用的AMF网元即可。
但是,当终端存在与多个会话关联的多个SMF网元时,若多个SMF网元同时发现当前为终端服务的AMF网元不可用,且多个SMF网元对应的多个会话同时有下行业务到来,多个SMF网元重新选择的可用的AMF网元可能会不相同。多个AMF网元服务一个终端会造成流程冲突。因此,在这种场景下,如何保证多个SMF网元重新选择同一个可用的AMF网元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了。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会话处理方法,包括:
第二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网元从第一会话管理功能SMF网元获知为终端服务的第一AMF网元不可用;第二AMF网元从数据库获取终端的上下文,终端的上下文包括第一SMF网元的标识和第二SMF网元的标识;第二AMF网元寻呼终端并向数据库发送第二AMF网元的标识以及寻呼状态指示以更新终端的上下文,寻呼状态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已被第二AMF网元寻呼;第二AMF网元从终端接收业务请求消息,业务请求消息用于建立终端会话的用户面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终端存在多个SMF所关联的多个会话的情况下,即使第二SMF网元与第一SMF网元选择了不同的AMF网元替代第一AMF网元,最终也能够根据终端的上下文中的第二AMF网元的标识以及寻呼状态指示,保证最终由触发寻呼的第二AMF网元来服务终端,从而避免了多个AMF网元服务一个终端造成的流程冲突。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AMF网元从第一SMF网元接收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终端的永久标识和原因值,永久标识用于终端的上下文的获取,原因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AMF网元不可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第一消息不包括会话管理消息,第二AMF网元还向数据库发送第一SMF网元的标识以更新终端的上下文。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SMF网元的标识用于指示第二SMF网元对应的会话存在下行业务。从而第二AMF网元在接收到终端的业务请求消息后,可以对第二SMF网元关联的第二会话建立用户面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43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