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水流外溅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03345.5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7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俊彦 |
主分类号: | E03C1/08 | 分类号: | E03C1/08;E03C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水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常生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水槽水流外溅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水槽,洗漱盆等是常用的盛水、清洗器具,基本组成为水龙头、槽体(或盆体)、下水管道等部分,槽体材质多为不锈钢,陶瓷,花岗岩、人造石等,槽体主体在安装后需与台面接触处进行封边,以防止渗水;水槽的样式分为双槽和单槽,槽体形状多为规则的矩形,内表面光滑平整,常进行拉丝处理,水槽主体的深度一般为180mm-200mm。
当水槽尺寸较小,水流量较大时或者在水流下清洗物品时,从水龙头放出的水由于冲击力较大会溅到槽体外面,随后需要擦拭、清理,增加了过程的繁琐,降低了生活质量,给不少家庭带来困扰,如何提供一种可防止水流外溅的装置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防止水花四溅,尤其是小尺寸水槽容易水流外溅的装置。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申请的防止水流外溅的装置包括喷嘴和柔性垫板,所述喷嘴包括与水管连接的上部连接端,下部扩张端,水流通道,分流器,固定件,端部网栅,其中上部连接端和下部扩张端可一体成型,分流器设置在下部扩张端内,并通过固定件固定在下部扩张端内侧,在下部扩张端末端还设置有端部网栅,下部扩张端的水流通道内径大于上部连接端的水流通道的内径,水流沿着水流通道依次经过上部连接端和下部扩张端,由于水流通道的内径突然变大和分流器的阻流作用,水流速度大幅度放缓和分散,减少了水流与槽体的撞击力,减小水流飞溅作用;
其中,下部扩张端的水流通道的内径是上部连接端的水流通道的1.5-3.5倍,优选3倍;
上部连接端和下部扩张端的外形直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外形直径相同时,内径肯定不同;当外形直径不同时,下部扩张端外形为半球形;
其中,所述固定件可以设置2-5个,第一实施例中采用了3个;
其中,所述端部网栅上具有多个通孔1-7,通过螺纹或卡扣方式连接于下部扩张端的下端;
所述柔性垫板包括表面带有柔性凸状物和栅格柔性基板,水流落在柔性垫板上由于柔性凸状物的缓冲作用,减小了水滴的飞溅,且栅格柔性基板具有透水性,瞬间流失,不会局部聚集;
其中,柔性垫板的形状可为任意形状,但为增加美观和适用性,可为设计为维尼熊,树叶,苹果状等形状,大小约20cmX20cm;
此外,该柔性垫板采用耐热材料制成,可以作为餐垫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设置喷嘴和柔性垫板,可以有效降低水流流速,起到分散水流冲击力的作用,尤其对小尺寸的槽体或盆体防止水溅效果明显,避免了用完后必须擦拭槽体周边的繁琐步骤,且柔性垫板还可以兼用隔热垫或餐垫,提高了物件使用效率,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图1的下端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柔性垫板剖视图和俯视图。
附图标记:1,喷嘴;1-1,上部连接端;1-2,下部扩张端;1-3,水流通道;1-4,分流器;1-5,固定件;1-6,端部网栅;1-7,通孔;2,柔性垫板;2-1,柔性凸状物;2-2,栅格柔性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申请的防止水流外溅的装置包括喷嘴1和柔性垫板2,所述喷嘴1包括与水管连接的上部连接端1-1,下部扩张端1-2,水流通道1-3,分流器1-4,固定件1-5,端部网栅1-6,其中上部连接端1-1和下部扩张端1-2可一体成型,分流器1-4设置在下部扩张端1-2内,并通过固定件1-5固定在下部扩张端1-2内侧,在下部扩张端1-2末端还设置有端部网栅1-6,下部扩张端1-2的水流通道1-3内径大于上部连接端1-1的水流通道1-3的内径,水流沿着水流通道1-3依次经过上部连接端1-1和下部扩张端1-2,由于水流通道1-3的内径突然变大和分流器1-4的阻流作用,水流速度大幅度放缓和分散,减少了水流与槽体的撞击力,减小水流飞溅作用;
其中,下部扩张端1-2的水流通道1-3的内径R2是上部连接端1-1的水流通道内径R1的1.5-3.5倍,优选3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俊彦,未经李俊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33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