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净化器及空气净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9902.0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1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郭福松;王家晋;翟明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国华人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3/16;F24F13/28;F24F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0 | 代理人: | 李世喆 |
地址: | 526238 广东省肇庆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净化器 空气净化 方法 | ||
1.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颗粒过滤器、催化分解器和动力装置;其中,
所述颗粒过滤器、所述催化分解器和所述动力装置均安装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所述催化分解器包括:催化剂支架和常温催化剂;其中,
所述催化剂支架,用于支撑所述常温催化剂;
所述常温催化剂包括:多孔性无机氧化物载体、贵金属组分和助剂;
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待净化空气通过所述进风口到达所述颗粒过滤器;驱动所述颗粒过滤器输出的剩余空气进入所述催化分解器;驱动所述催化分解器输出的净化空气通过所述出风口排出到所述壳体的外部;
所述颗粒过滤器,用于对所述待净化空气中携带的颗粒物进行过滤,并输出过滤后的所述剩余空气;
所述催化分解器,用于通过所述常温催化剂催化所述剩余空气中携带的有害气体进行催化反应,并输出催化反应后形成的所述净化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催化吸附吸收器;其中,所述催化吸附吸收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催化分解器输出的所述净化空气进入所述催化吸附吸收器;驱动所述催化吸附吸收器输出的吸附后的剩余净化空气通过所述出风口排出到所述壳体的外部;
所述催化吸附吸收器,用于吸附所述净化空气中携带的有害气体,并输出所述吸附后的剩余净化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吸附吸收器中包括:活性炭吸附剂;
所述活性炭吸附剂的成分包括:活性炭和重金属离子;
所述重金属离子包括:铜、铬和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和/或,
所述多孔性无机氧化物载体包括:二氧化铈、二氧化铈复合氧化物、二氧化锆、二氧化锆复合氧化物、二氧化钛、二氧化钛复合氧化物、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铝复合氧化物、二氧化锡、二氧化锡复合氧化物、三氧化二镧、三氧化二镧复合氧化物、氧化镁、氧化镁复合氧化物、氧化锌、氧化锌复合氧化物、沸石、海泡石和多孔性碳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贵金属组分包括:铂、铑、金和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助剂包括:锂、钠、钾、铷和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剂支架,包括:柱体状支架;其中,
所述柱体状支架的第一端开口,所述柱体状支架的第二端封闭,所述柱体状支架的侧壁为网状结构;
所述常温催化剂设置在所述网状结构上;
所述柱体状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颗粒过滤器对应设置;
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颗粒过滤器输出的所述剩余空气通过所述柱体状支架的第一端进入所述柱体状支架内;
进入所述柱体状支架内的所述剩余空气通过所述网状结构与所述常温催化剂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国华人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国华人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99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