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模型的建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8215.7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3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余成浩;曹小玉;徐秋霞;赵金双;赵辉;李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57 | 分类号: | A61K31/57;A61K31/05;A61K49/00;A61D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张娟 |
地址: | 6111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滞 血瘀型 子宫 肌瘤 模型 建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模型的建立。
背景技术
子宫肌瘤是一种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国内外研究者们通过多种理论对其作出解释,目前,被广泛研究者接受的是,子宫肌瘤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子宫肌瘤的形成和发展与雌、孕激素关系密切。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这一观点也得到了证实。通过子宫肌瘤动物模型的研究不仅能进一步明确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还能用于筛选出治疗子宫肌瘤更有效的方法及临床前药物筛查。而建立合适的子宫肌瘤动物模型成为其中的关键之处。
目前子宫肌瘤动物造模方法包括如下:单一雌激素诱导法,雌、孕激素联合诱导法,人子宫肌瘤移植法,子宫肌瘤转基因法。中医药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建立病与证紧密联系的病证结合模型,将中医学及现代医学理论为指导,同时考虑病与证,来复制出既有西医疾病特征,又符合中医证候特征的动物模型,已成为中西医结合实验动物研究的新方向。经文献研究发现,子宫肌瘤的主要病机为瘀血阻滞,致体内气机不畅,痰湿内聚,相互搏结于胞宫,其治法以活血化瘀为主。因此,在构建病证结合的子宫肌瘤动物模型过程中,以复制西医疾病造模法为基础,同时,通过中医病因学指导构建符合中医“证”的动物模型。目前对于子宫肌瘤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方案根据西医发病机理,采用雌孕激素负荷法构建子宫肌瘤基本模型,并依据其中医发病机理,结合多因素刺激法构建气滞血瘀子宫肌瘤病证结合模型。
本发明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模型的制备方法,它是在给与己烯雌酚和黄体酮的同时,给予不可预见性刺激。
其中,所述己烯雌酚药液和黄体酮注射液的给药方式是:每日给予己烯雌酚1.35mg/kg,同时每周一、三、五给与黄体酮1.0mg/只,连续五周。
其中,所述己烯雌酚的给药方式是灌胃;所述黄体酮的给药方式是肌肉注射。
其中,给予不可预见性刺激的方法是:从第四周开始,给与肾上腺素注射液0.9mg/kg·d,四小时后给予不可预见性刺激,连续2周。
其中,所述不可预见性刺激包括如下5种:①噪音刺激连续3h;②昼夜颠倒;③5~10℃冰水浴游泳4min;④悬尾10min;⑤50℃烘箱烘10min。
其中,每日随机给予1种刺激,整个周期中每种刺激不少于2次;;所述噪音的音量为60dB。
其中,所述肾上腺素注射液的给与方式是皮下注射。
其中,所述动物为大鼠。
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方法建立的模型在筛选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筛选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的方法,
a、按照前述的方法建立的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模型;
b、将候选物施用于a步骤所述的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模型;
c、用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模型评价潜在的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
本发明成功构建了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大鼠模型,可以用于子宫肌瘤药物的筛选和子宫肌瘤的研究,应用前景优良。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发明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附图说明
图1用药后溃烂伤口对比。a:2周脓肿溃烂;b:3周脓肿逐渐痊愈;c:5周脓肿痊愈;
图2各组大鼠子宫形态对比。a:空白组;b:模型组;c:阳药组;d:S-E高组;e:S-E中组;f:S-E低组;
图3各组大鼠子宫病理对比。a:空白组;b:模型组;c:S-E高组;d:S-E中组;e:S-E低组;f:阳药组;
图4各组大鼠子宫系数和卵巢系数的总重量;
图5各组大鼠子宫横径r和子宫直径R。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动物模型的制备
1实验目的
观察外源性雌孕激素负荷法结合多因素刺激法构建子宫肌瘤大鼠模型,并从“因”、“脉”、“证”、“治”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构建符合气滞血瘀子宫肌瘤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另外,采用阳性药物桂枝茯苓胶囊(用于治疗子宫肌瘤)以及三棱-莪术治疗(行气活血),验证本发明的造模是否成功。
2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2.1.1实验动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未经成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82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