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综合网关容灾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96938.3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67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陈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贺琳 |
地址: | 21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 网关 方法 装置 设备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综合网关容灾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N个地址独立复用的综合网关中每一综合网关发送的远程用户拨号认证服务Radius信息,其中,该Radius信息中包括发送该Radius信息的综合网关承载的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当N个综合网关中的任一个综合网关发生故障时,依据Radius信息,承载发生故障的综合网关所承载的用户终端的业务。本发明实施例的综合网关容灾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同时提高地址复用度和综合网关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综合网关容灾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综合网关又称综合服务网关(Integrated Services Gateway,ISG),又称安全云网关(Secure Cloud Gateway,SCG)。综合网关作为移动网络和固网数据业务的控制点,为移动网络和固网数据业务提供统一业务控制功能,面向数据业务提供统一的流量和内容计费能力,通过内容增强提供增值业务支持,支撑运营商对互联网业务精细化运营的增收能力。
网关容灾是指当一个网关发生故障时,该网关所承载的业务由其他网关承载,使得业务可以正常执行。
目前,针对综合网关容灾主要有池(POOL)容灾方式和1对1互备份容灾方式。
POOL容灾方式是将M个综合网关划分为N个POOL,每个POOL使用同一个逻辑独立的地址池,同一POOL内的综合网关之间可以相互容灾。
1对1互备份容灾方式是M个综合网关两两成对,同一对的两个综合网关同时承载业务,又同时作为对方的容灾节点。
1对1互备份容灾方式与池POOL容灾方式相比,提高了地址复用度,但是降低了每个综合网关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综合网关容灾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同时提高地址复用度和综合网关的利用率。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综合网关容灾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N个地址独立复用的综合网关中每一综合网关发送的远程用户拨号认证服务(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In User Service,Radius)信息,其中,该Radius信息中包括发送该Radius信息的综合网关承载的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
当N个综合网关中的任一个综合网关发生故障时,依据Radius信息,承载发生故障的综合网关所承载的用户终端的业务。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综合网关容灾装置,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和容灾承载模块,其中,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N个地址独立复用的综合网关中每一综合网关发送的Radius信息,其中,该Radius信息中包括发送该Radius信息的综合网关承载的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
容灾承载模块,用于当N个综合网关中的任一个综合网关发生故障时,依据Radius信息,承载发生故障的综合网关所承载的用户终端的业务。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综合网关容灾设备,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任意一种综合网关容灾方法。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任意一种综合网关容灾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综合网关容灾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同时提高地址复用度和综合网关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69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蝶形飞行器五档模糊高度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体感飞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