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跨账户的资金管理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93796.5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2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白吉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正国际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4 | 分类号: | G06Q40/04;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账户 资金 管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金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跨账户的资金管理方法和装置,包括:跨账户接口平台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跨账户指令;跨账户接口平台根据远程账户信息,将交易报文组装成远程账户所属的金融机构能够识别的交易报文格式;跨账户接口平台根据远程账户信息,确定远程账户所属金融机构的地址信息;跨账户接口平台将远程金融机构的地址信息以及组装后的交易报文发送给客户端,以使客户端根据远程金融机构的地址信息,将组装后的交易报文发送给远程账户所属的金融机构。可以看出,在跨账户的资金管理时,企业不需要自建资金管理系统,也不需要自建直连各金融机构的金融机构接口,从而能够避免资金浪费,降低企业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金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跨账户的资金管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图1为现有技术中各企业所构建的用于管理资金的资金管理系统,从图1中,可以看出,各企业所构建的资金管理系统除了包括资金系统10外,还包括接口模块20,并且接口模块20可包括第一金融机构接口201、第二金融机构接口202、第三金融机构接口203等,企业的资金系统通过接口模块中的各金融机构接口连接各金融机构,从而能够实时的进行账号的信息查询和资金操作。例如,企业如果查询在各金融机构的账户余额,则可通过操作自有的资金系统10发送查询账户余额指令到接口模块20,接口模块20接收到查询账户余额指令后,确定该查询账户所对应的金融机构接口,并按照对应的金融结构规范将查询账户余额指令组装成对应的报文,然后接口模块20将组装后的报文发送给各金融结构,以实现账号的余额查询。
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企业如果想对各金融机构的账号的信息进行查询和资金操作,需要自建资金管理系统和各个金融机构连接,这样造成企业必须花费大量资金去开发资金系统、各金融机构接口、建设机房、购买设备、购买维护服务等,并且各个企业开发的资金系统、接口系统基本类似,由于企业会投入大量研发资金,造成大量的研发资金浪费,从而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开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跨账户的资金管理方法及其装置,用以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实现资金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跨账户的资金管理方法,包括:
跨账户接口平台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跨账户指令,所述跨账户指令中携带本地账户信息、交易报文、远程账户信息,所述跨账户指令用于对远程账户进行资金操作,所述跨账户接口平台设置于本地账户所属的金融机构中且本地账户与远程账户属于不同金融机构下的账户;
所述跨账户接口平台根据所述远程账户信息,将所述交易报文组装成远程账户所属的金融机构能够识别的交易报文格式;
所述跨账户接口平台根据所述远程账户信息,确定所述远程账户所属金融机构的地址信息;
所述跨账户接口平台将所述远程金融机构的地址信息以及组装后的交易报文发送给所述客户端,以使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远程金融机构的地址信息,将所述组装后的交易报文发送给所述远程账户所属的金融机构。
较佳的,所述跨账户接口平台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跨账户指令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远程账户所属的金融机构是否存在于所述跨账户接口平台中,若存在,则根据所述远程账户信息,将所述交易报文组装成远程账户所属的金融机构能够识别的交易报文格式。
较佳的,所述跨账户接口平台将所述远程金融机构的地址信息以及组装后的交易报文发送给所述客户端,包括:
所述跨账户接口平台将所述远程金融机构的地址信息以及组装后的交易报文采用与本地账户所属的金融机构相对应的第一加密格式进行加密;
所述跨账户接口平台将加密后的远程金融机构的地址信息以及采用所述第一加密格式加密后的交易报文发送给所述客户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用于跨账户的资金管理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正国际软件(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方正国际软件(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37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