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资源调度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91566.5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4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马志斌;赵其勇;季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12 | 分类号: | H04W7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泽;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资源 调度 方法 终端设备 网络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资源调度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所述第一用户面数据中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所述应用状态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的运行状态;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侧设备获取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应用状态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调度的时频资源。本申请的方法,应用状态信息在传递时无需跨RRC层传递,提高了网络侧设备的资源调度效率,同时也无需终端操作系统或者终端设备以及网络侧设备中的基带芯片开发从操作系统到RRC层的传输通道或者传输接口的版本,降低了终端设备的开发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资源调度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终端和网络侧设备根据双方的能力和状态进行协同,是目前提升用户体验和网络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途径。就移动互联业务而言,网络侧设备可以将网络能力、资源使用情况告知给终端,终端上的应用(Application,简称APP)将业务应用状态信息反馈给网络侧设备,从而使得网络侧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终端的业务应用状态的差异,实现资源的差异化调度,提升用户的业务应用体验。例如,假设多个终端的视频播放APP分别将各自的视频缓冲数据量、码率等信息上报到基站,若这多个终端中的某一个终端的视频缓冲数据量的可播放时长偏低,则基站在资源调度过程中给予该终端优先调度(即优先为终端分配资源),从而降低该终端的视频卡顿的概率,提高用户的视频观看体验。
现有技术在实现资源调度时涉及到终端和网络侧设备的信息交互,其具体的交互过程可以包括:以视频播放APP为例,终端的调制解调器和操作系统向应用层提供接口,应用层通过该接口向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RRC)层传递业务应用状态信息。然后,由于基站向终端开放了RRC层扩展的协同接口,因此终端通过RRC扩展信令向基站的RRC层传递该业务应用状态信息。接着,基站的RRC层向基站的介质访问控制(MediaAccess Control,简称MAC)层资源调度器传递该业务应用状态信息,从而使得基站的MAC层资源调度器对该终端实施差异化的资源调度。
但是,现有技术中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在交互业务应用状态信息时,业务应用状态信息需要从应用层向下跨层传递到RRC层,跨层传递困难,导致网络侧设备对终端的资源调度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资源调度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在交互业务应用状态信息时,业务应用状态信息需要从应用层向下跨层传递到RRC层,跨层传递困难,导致网络侧设备对终端的资源调度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第一用户面数据中携带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该应用状态信息用于表征终端设备的应用的运行状态;
终端设备从网络侧设备获取网络侧设备根据上述应用状态信息为终端设备调度的时频资源。
可选的,上述第一用户面数据为在进行数据传输时不经过RRC层的数据。
该方面提供的资源调度方法,终端设备通过将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携带在第一用户面数据中发送给网络侧设备,网络侧设备通过解析该第一用户面数据获得该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从而根据该应用状态信息为终端设备调度适当的时频资源,从而增强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之间的空口传输时效性,提高用户的应用体验。由于上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状态信息从应用层传递到物理层时无需跨RRC层传递,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应用状态信息跨层传递困难的问题,提高了网络侧设备的资源调度效率,同时也无需终端操作系统或者终端设备以及网络侧设备中的基带芯片开发从操作系统到RRC层的传输通道或者传输接口的版本,降低了终端设备的开发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终端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用户面数据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15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