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水虻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90830.3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43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段永改;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笨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23K50/90;A23K10/30;A23K10/37;A23K10/20;A23K10/18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程文霞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科教***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水 养殖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水虻养殖系统,属于绿色养殖技术领域,包括养殖池和设置在所述养殖池上方的顶棚,所述养殖池中由下往上依次设置吸水层、加热装置和网格层,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带和固定所述加热带的固定架,所述吸水层上方放置培养料,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培养料中,所述网格层位于培养料的表层;所述养殖池侧边设置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带动所述加热装置升降;所述养殖池顶部设置保温盖。通过使用该黑水虻养殖系统养殖黑水虻,黑水虻幼虫的成活率高,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且黑水虻与培养料容易分离并且不需要清理虫粪,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成本;另外养殖池中的培养料在养殖黑水虻的过程中经过消化和发酵,可直接作为有机肥还田,经济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绿色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黑水虻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黑水虻是双翅目水虻科扁角水虻属的一种昆虫,分布于热带和暖温带地
区,摄食行为只发生在幼虫阶段。幼虫营腐性,取食范围非常广泛,能以腐烂的植物、厨余垃圾、动物尸体粪便为生,是自然界食物链的重要环节。目前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最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堆肥处理,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且资源化利用效率较低。现在很多国家利用黑水虻幼虫作为一种经济环保生物处理媒介来处理牲畜粪便,从而改良牲畜粪便的理化性质,杀灭其中的致病菌和寄生虫,将牲畜粪便直接转化成有机肥料。黑水虻将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质转化成自身营养物质,可以直接用来养鸡、鸭、蛙等,也可以干燥粉碎替代鱼粉、豆粕等作为鸡、猪的饲料蛋白来源,从而形成积极生态农业循环,实现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的共赢。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844288A公开了一种利用黑水虻处理牛粪制备有机肥的方法,将牛粪用脱水机脱水后加入其质量10~15%的泔水或餐厨垃圾,再加入质量0.1%的乳酸菌干粉发酵处理1~2天,最后倒入3~4 龄黑水虻幼虫,30~35℃、空气湿度75%~85%培养5~6天,分离出黑水虻老熟幼虫即得到有机肥。该方法处理能力强、周期短、处理过程耗能低,可实现牛粪、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而且,由于牛粪营养价值高于马粪,并运用乳酸菌进行发酵处理,使牛粪疏松,适口性提高,增加了黑水虻取食率,老熟幼虫的产出率可提高50%以上。但是该发明分离出黑水虻老熟幼虫比较困难。
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05433066 A公开了一种利用黑水虻处置畜禽粪便生产昆虫蛋白饲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 将黑水虻的雄、雌蛹等数量同时放入立体尼龙纱网中,当出现羽化成虫后立即将料盆以及水盆放入网内;并在网内放置产卵器收集黑水虻卵;b.在23℃~28℃条件的控制下,用半人工饲料,将收集到的黑水虻卵孵化后,培养至3龄幼虫;c. 将3龄幼虫直接转移到装有畜禽粪便的处理池中进行粪便处置;d. 在处理池的外围放置收虫桶,将进入收虫桶内的老熟幼虫收集起来杀死,再干燥粉碎得到昆虫蛋白饲料。该方法在解决畜禽粪便严重污染问题的同时,提供一种优质的昆虫蛋白饲料,促进昆虫蛋白在畜牧水产业上的有效利用,使其成为解决我国目前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的途径。但是该发明中的畜禽粪便的处理池没有设置专门的温控设置,黑水虻的生长条件难以控制,影响成活率,另外成虫羽化后收集比较困难。
因此,但现有技术均存在投入人工太多,幼虫和粪便分离困难,每一批都需要清理虫粪,和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较大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黑水虻养殖系统,通过使用该黑水虻养殖系统养殖黑水虻,黑水虻幼虫的成活率高,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且黑水虻与培养料容易分离,不需要每次清理虫粪,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成本;另外养殖池中的培养料在养殖黑水虻的过程中经过发酵,可直接作为有机肥还田,经济环保。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笨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笨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08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