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化铜提纯工艺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90440.6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8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伍一根;李炳忠;张爱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林美(江苏)钴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3/12 | 分类号: | C01G3/12;B01J19/02;B01J19/18;B01F27/9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化铜 提纯 工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化铜提纯工艺,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分别将硫化铜和氢氧化高钴进行球磨,得到硫化铜颗粒和氢氧化高钴颗粒;步骤2,将步骤1所述的硫化铜颗粒与水混合,得到硫化铜固液混合物;步骤3,将步骤1所述的氢氧化高钴颗粒进行浆化,得到氢氧化高钴浆液;步骤4,将步骤2所述的固液混合物和步骤3所述的浆液置入反应槽中,同时加入浓硫酸溶液进行搅拌,控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值和电位使硫化铜不参与反应,得混合溶液;步骤5,对步骤4所述的混合溶液进行过滤,得到提纯后的硫化铜。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工艺中进行化学反应的反应槽。本发明通过氢氧化高钴对其进行提纯,成本低且无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硫化铜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硫化铜提纯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硫化铜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其纯度较低,含有大量的硫化锰以及硫化锌,使用价值不高,而且其中的有价金属锰和锌不能得到综合利用;现有硫化铜提纯一般采用火法和湿法联合冶炼或者采用氯酸钠对硫化铜进行还原,前者存在投资大且污染严重的问题,后者因氯酸钠不稳定,与磷、硫及有机物混合受撞击时易发生燃烧和爆炸,并且有毒,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硫化铜提纯工艺,通过氢氧化高钴对其进行提纯,成本低且无污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工艺中进行化学反应的反应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硫化铜提纯工艺,所述硫化铜中含有杂质硫化锰以及硫化锌,采用氢氧化高钴对其进行提纯,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分别将硫化铜和氢氧化高钴进行球磨,得到硫化铜颗粒和氢氧化高钴颗粒;
步骤2,将步骤1所述的硫化铜颗粒与水混合,得到硫化铜固液混合物;
步骤3,将步骤1所述的氢氧化高钴颗粒进行浆化,得到氢氧化高钴浆液;
步骤4,将步骤2所述的固液混合物和步骤3所述的浆液置入反应槽中,同时加入浓硫酸溶液进行搅拌,控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值和电位使硫化铜不参与反应,得混合溶液;
步骤5,对步骤4所述的混合溶液进行过滤,得到提纯后的硫化铜。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所述步骤1中硫化铜和氢氧化高钴的质量比为1:1~3。
所述步骤1中采用湿磨法对硫化铜和氢氧化高钴进行球磨,得到的硫化铜颗粒和氢氧化高钴颗粒的粒度大于等于600目。
所述步骤2中硫化铜颗粒与水的体积比为:1:1.8~2.2。
所述步骤3中氢氧化高钴颗粒按照固液比1:2~3进行浆化。
所述步骤4中溶液的pH值为:2.0~2.5,电位小于400mv。
一种反应槽,其包括外壳、驱动组件、水平搅拌组件以及竖直搅拌组件,所述水平搅拌组件和竖直搅拌组件连接并且均设置在外壳内,所述竖直搅拌组件穿过外壳与设置在外壳外的驱动组件连接。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所述外壳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真空层和电镀锌耐腐蚀层,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入料口。
所述竖直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设置在所述搅拌轴的下端,所述搅拌轴的上端通过联轴器和驱动组件连接。
所述水平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横梁和搅拌板,所述搅拌横梁和搅拌轴垂直固定,所述搅拌板设置在搅拌横梁上且位于搅拌轴的两侧。
所述搅拌板为弧形,弧形搅拌板由搅拌轴向外半径依次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林美(江苏)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格林美(江苏)钴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04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