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脱落汽车点烟器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90025.0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9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霞;覃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13/05 | 分类号: | H01R13/05;H01R13/20;H01R13/24;H01R13/68;H01R4/50;B60N3/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王虹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落 汽车 点烟器 插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脱落汽车点烟器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形插芯和套设于柱形插芯上的环形负极触片,所述负极触片包括前端周向开设多条第一轴向槽形成的第一环形卡爪,所述负极触片闭合环体处与插芯固定连接,所述插芯与负极触片间设有将环形卡爪周向胀开的胀紧装置。本发明通过胀紧套与锁紧旋钮的配合,当把插头插入汽车点烟器插口,旋转锁紧旋钮传动胀紧套向后移动,胀紧套的限位锥面推动负极触片的环形卡爪周向膨胀,与汽车卡座内设置的负极圆柱面紧密接触,达到防脱落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地指一种防脱落汽车点烟器插头。
背景技术
现在的车载智能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导航仪、行车记录仪、电子狗、空气净化仪、胎压监测仪等等,都是利用点烟器插孔当作车载电源使用,这些设备均通过点烟器插头与车上的点烟器插孔进行电连接。
现有车载智能电子设备采用的点烟器插头,一般是以负极弹簧片与点烟器插孔内的卡座进行卡接以实现点烟器插头的固定,卡接的松紧取决于负极弹簧片的弹力,着力点只有负极弹簧片与卡座的卡接处,当正极触头受到轴向向外弹力时,导致点烟器插头容易脱落。
公开号为CN 20411717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从车载点烟器电源插口取电的远距离射频识别卡,其负极触簧片具有弯折成弹性的接触部,正极触点在弹簧弹力作用下,与车载点烟器电源插口的电源正极电连接。该专利中负极触簧片与车载点烟器电源插口卡接,着力点只有两个,在正极触头受到向外弹力时极易松脱。
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于车载智能电子设备与点烟器插孔连接的防脱落汽车点烟器插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于车载智能电子设备与点烟器插孔连接的防脱落汽车点烟器插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脱落汽车点烟器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形插芯和套设于柱形插芯上的环形负极触片,所述负极触片包括前端开设多条第一轴向槽形成的第一环形卡爪,所述负极触片闭合环体处与插芯固定连接,所述插芯与负极触片间设有将第一环形卡爪周向胀开的胀紧装置。
优选的,所述胀紧装置包括套设于插芯、负极触片间的环形胀紧套,以及套设于插芯后端的环形锁紧旋钮;所述胀紧套轴向活动连接于插芯上且前端对第一环形卡爪接触限位、后端与锁紧旋钮形成轴向进给的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插芯中部周向形成多个限位凸起,所述胀紧套包括后端开设多条第二轴向槽形成的第二环形卡爪,所述第二环形卡爪通过第二轴向槽穿过限位凸起且端部设置外螺纹与锁紧旋钮连接。
进一步的,插芯后端设有将锁紧旋钮限位的挡圈。优选的,挡圈与插芯后端面卡接且外径大于锁紧旋钮内径。
更进一步的,所述负极触片闭合环体处与插芯限位凸起形成过盈配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胀紧套闭合环体处向外倾斜延伸形成与第一环形卡爪端部配合的限位锥面。
优选的,所述插芯前端设有正极触头,插芯内部设有与正极触头、负极触片电连接的保险管,所述插芯后端设有与正极触头、负极触片电连接的输出电源线。
进一步的,所述插芯包括开有装配孔的端盖和开有轴向通孔的壳体,所述通孔内设有弹簧挡片和对弹簧挡片后方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所述端盖与壳体螺纹连接形成活动空腔,所述正极触头为带翻边的帽形、在活动空腔内穿过装配孔装配于端盖上,所述保险管一端进入正极触头内,另一端通过弹簧抵在弹簧挡片上。优选的,限位机构为通孔内从前至后孔径减小形成的台阶面。
更进一步的,输出电源线位于通孔内弹簧挡片后方,所述通孔内壁开有通向负极触片的负极孔,负极导线穿过负极孔、通孔、弹簧挡片将负极触片连接至输出电源线,正极导线位于通孔内将弹簧挡片连接至输出电源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汉大学,未经江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00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