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联网节点信息通信模型及通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89764.8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2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元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803;H04L29/08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32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节点 信息 通信 模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应用与控制装置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节点信息通信模型及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提出了物联网一词,从功能角度,ITU认为“世界上所有的物体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信息交换,实现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任何物体之间的互联无所不在的网络和无所不在的计算”;从技术角度,ITU认为“物联网涉及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和智能技术等”。
可见,物联网集成了多种感知、通信与计算技术,不仅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而且使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交流变成可能,最终将使人类社会、信息空间和物理世界(人-机-物)融为一体。所以,物联网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和网络延伸,它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置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目的。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主要由感知层设备、传输层设备、存储应用服务器、物联网信息获取能力展示平台和配网自动化信息支持应用等部分组成,针对各个部分,当前已经出现了众多物联网数据管理方法。
专利号为201310136489.0 的发明涉及物联网数据管理信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物联网平台数据管理方法。物联网平台数据管理方法,包括步骤:预先获取各实体被管理对象上传数据所采用的通信协议标准;接收各实体被管理对象上传的数据;根据各实体被管理对象上传数据所采用的通信协议标准,对所述上传的数据进行解析;将解析后的数据存储至应用数据库,建立各实体被管理对象的虚拟的管理单元,调用所述应用数据库中的数据,以所述管理单元为单位进行数据管理。发明所述的物联网平台数据管理方法,对不同被管理对象所上传的采用不同通信协议的数据,进行兼容处理,不会由于感知层和网络层的多样化而导致必须采用多套管理系统,更加便捷。
专利号为201210156133.9 的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网管理系统,包括:管理设备、物联端点设备和用户终端设备,所述管理设备包括通信分类机和通信调度机,所述通信分类机连接物联端点设备,所述物联端点设备连接通信调度机,所述通信调度机连接用户终端设备。通过上述方式,发明的物联网管理系统采用PLC自动控制,无需人为操作,能够大大提高通讯速率和控制速率,降低了复杂度,降低了成本,可以更加清晰直观地观察物联管理过程。
专利号为201610653609.8 的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网管理平台,包括信息和物理两部分,其信息部分包括感知信息管理系统和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其物理部分包括运营商管理服务器及与服务器相连的各种设施,是信息结构中的感知信息管理系统和控制信息管理系统的载体;物联网管理平台通过对各种感知控制信息、公共服务信息、网络通信等进行数据采集,协议转换,数据存储处理,数据共享,业务流程梳理,实现各种专业系统管理功能。发明从物理结构、信息结构上论述了物联网管理平台的具体实现方式,体现了物联网管理平台在整个物联网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对于物联网标准制定、工作开展都具有极大的促进和指导意义。
然而,随着当前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其集先进的传感器、计算机与信息通信技术于一身,具有节点与节点之间自组成网,目标信息智能感知、智能处理信息和智能传输与发布信息的突出优点,所以,如果能够发明一种物联网节点信息进行无障碍通信的体系结构模型,将大大增强物联网的应用效率,便于技术人员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信息获取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节点信息通信模型及通信方法,根据物联网以传感器组为核心的不同节点信息类型,结合现场通信设备的实际应用,能形成快捷高效的通信协议模型,提高数据传输的灵活性,使物联网信息控制进一步智能化、现代化和高效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联网节点信息通信模型,包括供源模块以及与所述供源模块连接的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物联网传输层设备连接,并与传输层设备之间构建互联协议模型;所述互联协议模型包括管理协议模型、网络协议模型和路由协议模型,所述路由协议模型包括相互连接的传输控制模型和现场总线模型;所述现场总线模型与路由器中的现场总线连接;所述传输控制模型、所述网络协议模型、所述管理协议模型分别与物联网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管理协议模型包括自上而下建立的系统管理模块、传输控制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所述物理层与物联网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阳师范学院,未经信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97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