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闭式系统车站地铁站台排烟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6480.3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0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陈仁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F1/08 | 分类号: | E21F1/08;E21F1/04;E21F1/10;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威海泰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71 | 代理人: | 章艳荣 |
地址: | 250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闭 系统 车站 地铁 站台 布置 结构 | ||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通风消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闭式系统车站地铁站台排烟布置结构。该开闭式系统车站地铁站台排烟布置结构,包括站台区、轨道区、通风管道和抽风机,所述站台区对应的屋顶上设有通风管道,通风管道上分别对应站台区两侧的轨道区设有多个抽风机,抽风机与通风管道连通,通风管道上位于站台区两侧的轨道区的抽风机互相对应,所述抽风机上设有第一烟雾传感器,所述通风管道上位于同一侧相邻的两个抽风机之间设有第一循环出风口。其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抽风机通过第一烟雾传感器检测的信号通过第一接收控制器进行控制,能够实现排烟、循环净化空气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通风消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闭式系统车站地铁站台排烟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地下轨道交通车站采用开闭式系统时,通风(空调)系统同时承担车站的通风(空调)和排烟,一种处理方法是,选用对应的排风(烟)风机,通过设在站台轨区顶部的排风(烟)管排烟,这样排风(烟)管的断面积很大,需要车站整个站台的高度加大,设在轨区接触网上部的排风(烟)管维护困难,若干年后风管老化带来安全隐患。
通常采用闭式系统或开式系统开闭式运行的地铁车站,在站台候车区上部楼梯口的两侧设有两根送风管,站台轨区上部设有回风管,正常时形成站台候车区上部均匀送风、轨区上部均匀排风的气流组织形式,火灾时站台排风机通过轨区上部风管均匀排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开闭式系统车站地铁站台排烟布置结构。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开闭式系统车站地铁站台排烟布置结构,包括站台区、轨道区、通风管道和抽风机,所述站台区对应的屋顶上设有通风管道,通风管道上分别对应站台区两侧的轨道区设有多个抽风机,抽风机与通风管道连通,通风管道上位于站台区两侧的轨道区的抽风机互相对应,所述抽风机上设有第一烟雾传感器,所述通风管道上位于同一侧相邻的两个抽风机之间设有第一循环出风口,第一循环出风口与互相对应的两抽风机之间的通风管道内设有烟雾净化器和第二烟雾传感器,所述通风管道上位于各抽风机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接收控制器,第一接收控制器接收第一烟雾传感器和第二烟雾传感器的信号,分别控制所对应的抽风机和烟雾净化器进行工作。
进一步,所述通风管道延伸至换乘通道内的一端设有烟雾收集口,烟雾收集口处设有抽风排烟机,抽风排烟机与通风管道连通,通风管道与烟雾收集口连通处设有烟雾净化器,延伸至换乘通道一端的通风管道上设有第二接收控制器,烟雾收集口上设有第三烟雾传感器,第二接收控制器接收第三烟雾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抽风排烟机和通风管道与烟雾收集口连通处的烟雾净化器进行工作。
进一步,所述第一接收控制器和第二接收控制器均采用PLC控制器。
进一步,所述第一循环出风口处设有排风机和百叶窗。
进一步,所述第二循环出风口处设有排风机和百叶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开闭式系统车站地铁站台排烟布置结构设计合理,通风管道上通过抽风机、烟雾净化器和第一循环出风口分成多个空气循环净化区,实现烟雾净化循环,无循环死角,烟雾净化器根据第二烟雾传感器检测的信号通过第一接收控制器进行控制,抽风机通过第一烟雾传感器检测的信号通过第一接收控制器进行控制,能够实现排烟、循环净化空气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站台区,2轨道区,3通风管道,4抽风机,5第一烟雾传感器,6第一接收控制器,7烟雾净化器,8第二烟雾传感器,9第一循环出风口,10烟雾收集口,11抽风排烟机,12第三烟雾传感器,13第二接收控制器,14第二循环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64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