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体微污染物脱除的膜色谱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6470.X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8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朱利平;张斌;胡帆;王章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7/00 | 分类号: | B01D67/00;B01D69/02;B01J20/281;C02F1/28;C02F1/44;C02F101/20;C02F101/34;C02F101/36;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傅朝栋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体 污染物 脱除 色谱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水体微污染物脱除的膜色谱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
将含有10 wt%聚偏氟乙烯、2 wt%高岭土和88 wt%N,N-二甲基甲酰胺的原料混合,经机械搅拌2 h,充分溶解后,脱泡、过滤后得到铸膜液,静置30 min;将铸膜液通过成膜机挤出,并浸入到凝固浴中固化成型,25℃水洗得到中空纤维状的膜色谱材料,进一步用去离子水充分清洗,再在空气中静置晾干,得到孔径为5 μm的膜色谱材料。
2.一种用于水体微污染物脱除的膜色谱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
将含有12 wt%聚偏氟乙烯、3 wt%高岭土、2 wt%聚乙烯吡咯烷酮和83 wt%N,N-二甲基甲酰胺的原料混合,经机械搅拌2 h,充分溶解后,脱泡、过滤后得到铸膜液,静置30 min;将铸膜液通过成膜机挤出,并浸入到凝固浴中固化成型,25℃水洗得到中空纤维状的膜色谱材料,进一步用去离子水充分清洗,再在空气中静置晾干,得到孔径为5 μm的膜色谱材料。
3.一种用于水体微污染物脱除的膜色谱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
将含有14 wt%聚偏氟乙烯、4 wt%高岭土、3 wt%聚乙烯吡咯烷酮和79 wt%N,N-二甲基甲酰胺的原料混合,经机械搅拌2 h,充分溶解后,脱泡、过滤后得到铸膜液,静置30 min;将铸膜液通过成膜机挤出,并浸入到凝固浴中固化成型,25℃水洗得到中空纤维状的膜色谱材料,进一步用去离子水充分清洗,再在空气中静置晾干,得到孔径为5 μm的膜色谱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647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坐姿纠正器
- 下一篇:竹材纤维型材(集成电视背景墙装饰线条YY‑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