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晶体管测试元件组、测试方法及阵列基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5385.1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1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马彬;崔子巍;尹岩岩;田鹏程;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天月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晶体管 测试 元件 方法 阵列 | ||
本发明公开了薄膜晶体管测试元件组、测试方法及阵列基板。该薄膜晶体管测试元件组包括:衬底;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源极、漏极以及栅极;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设置在所述有源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遮光层与所述有源层对应设置;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漏极相连;以及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绝缘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漏极以及所述源极的至少之一相连。由此,可以提高该薄膜晶体管测试元件组在进行模拟测试时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具体地,涉及薄膜晶体管测试元件组、测试方法及阵列基板。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以及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显示屏幕的画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即要求液晶屏等显示屏幕,具有足够高的像素密度以及较宽的色域,以满足对画质的清晰度以及画面饱和度的要求。而对于诸如液晶显示器件而言,越来越高的像素密度(PixelsPer Inch,PPI)却使得液晶屏的不良更容易产生。而高像素密度的显示器件中,很多的不良与阵列基板上薄膜晶体管(TFT)的开关特性相关。因此,若能准确监测显示区TFT开关的电学特性,就能准确的对不良进行合理监控,进而提出改善方案。
然而,目前的薄膜晶体管测试元件组、测试方法及阵列基板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的发现和认识而作出的:
为了方便检测显示区薄膜晶体管的电学特性,通常在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的阵列基板的非显示区,设置薄膜晶体管测试元件组(测试teg),模拟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以实现对显示区TFT开关特性的检测。发明人发现,目前的测试元件组,普遍存在测试结果难以反应实际的显示区中TFT的开关特性的情况。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以及大量实验发现,这主要是由于设置在非显示区的测试元件组中的薄膜晶体管,其所处的电学环境,与设置在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存在差异。因此,在对测试元件组进行测试时,测试元件组中的薄膜晶体管,并未考虑显示区的实际环境对薄膜晶体管的开关特性造成的影响,从而导致通过测试元件组获得的薄膜晶体管开关特性,与显示区中TFT的开关特性不相符。
本发明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缓解或解决上述提及问题中至少一个。
有鉴于此,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薄膜晶体管测试元件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薄膜晶体管测试元件组包括:衬底;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源极、漏极以及栅极;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设置在所述有源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遮光层与所述有源层对应设置;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漏极相连;以及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绝缘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漏极以及所述源极的至少之一相连。由此,可以利用遮光层、第一电极层以及第二电极层,模拟显示区TFT工作时的电学环境,从而提高该薄膜晶体管测试元件组在进行模拟测试时数据的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薄膜晶体管测试元件组进一步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设置在所述漏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由此,可以将利用第一电阻,将施加在漏极的电压分至第二电极层,以便利用第二电极层模拟显示区中公共电极对薄膜晶体管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薄膜晶体管测试元件组进一步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设置在所述源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由此,可以将利用第二电阻,将施加在源极的电压分至第二电极层,以便利用第二电极层模拟显示区中公共电极对薄膜晶体管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所述衬底为阵列基板衬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薄膜晶体管进一步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源极、所述漏极以及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遮光层是由添加有黑色染料的所述绝缘层构成的。由此,可以利用薄膜晶体管中的绝缘层,充当黑矩阵的结构,从而模拟显示区在点灯状态下薄膜晶体管的工作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53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避雷器自动检测平台
- 下一篇:一种判定电力电子模块失效的检测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