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酸性墨水转移印花膜及利用其转移印花的印花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84983.7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8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夏艳;单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清华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41M5/025 | 分类号: | B41M5/025;D06P5/26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13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移印花 酸性墨水 转印层 纺织品 锦纶 表面活性剂 墨水吸收剂 重量百分比 反应助剂 汽蒸发色 酸性染料 涂层转移 颜色鲜艳 织物纤维 织物印花 基材层 可剥离 粘结剂 转移率 转印膜 汽蒸 羊毛 丝绸 图案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酸性墨水转移印花膜,所述酸性墨水转移印花膜从下向上依次包括:基材层和转印层,其中,所述转印层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45~70%的墨水吸收剂、20~50%的粘结剂、2~10%的表面活性剂和5~15%的反应助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剥离的酸性墨水转移印花膜,解决了锦纶、丝绸、羊毛上的精致转移印花的问题,该转印膜将带有印花的涂层转移到纺织品上,在汽蒸发色时,纺织品双向受到汽蒸,使酸性染料分子与织物纤维充分反应,提高了酸性墨水的转移率,织物印花图案精致、颜色鲜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剥离的酸性墨水转移印花膜及利用其转移印花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酸性印花是平网或圆网印花,网印一般是将酸性色浆由刮刀挤压并经过网版到织物上,再经过汽蒸和洗涤得到印花纺织品的一种印花工艺,该传统的网版印花虽然历史悠久,但其存在网版套色困难、印花精细度不够和洗涤污水排放等难以解决的问题。
酸性墨水的转移印花技术是一种新的纺织印花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印花技术,数码转移印花无需对纺织品进行前处理,具有无需制版、节能节水、色彩丰富等优点。但是,在进行汽蒸工艺时,转印膜贴在纺织品上导致纺织品只有单面受汽,从而会影响到染色的深度,使得纺织品透印不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可剥离的酸性墨水转移印花膜及利用其转移印花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酸性墨水转移印花膜,所述酸性墨水转移印花膜从下向上依次包括:基材层和转印层,其中,所述转印层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45~70%的墨水吸收剂、20~50%的粘结剂、2~10%的表面活性剂和5~15%的反应助剂。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15~100um,其材质为PP膜或PET膜。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墨水吸收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烯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氰乙基醋酸纤维素、聚丙烯酸中的一种或几种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粘结剂为啫喱胶、聚乙烯醇、聚丙烯酸与聚丙烯酰胺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乙烯蜡、甲基硅油、聚二甲基硅氧烷、氟碳表面活性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相应地,一种利用如上所述的酸性墨水转移印花膜转移印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的步骤:
S1、制备酸性墨水转移印花膜,所述酸性墨水转移印花膜从下向上依次包括:基材层和转印层;
S2、在所述酸性墨水转移印花膜的转印层上打印图像,并将带有图像的一面与待转印的面料相贴,热转印;
S3、剥离所述基材层,所述转印层完全粘贴到待转印的面料上;
S4、将带有转印层的待转印的面料进行汽蒸;
S5、去掉转印层。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1具体为:
提供一基材层,采用刮刀或刮棒涂布的方式在所述基材层上形成转印层并烘干,所述转印层的涂布量为5~50g/m2,所述转印层胶料表面张力35~50dyn/cm。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具体为:
在所述酸性墨水转移印花膜的转印层上采用喷墨打印的方式打印图像,喷墨量为100~400% ;并将带有图像的一面与待转印的面料相贴,热转印的条件为180-220℃,1~1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清华技术研究所,未经苏州市清华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49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墨打印工艺的调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全自动压铆装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