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体高速分离的卧式螺旋自动卸料沉降离心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83959.1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1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陈云帮;沈云旌;罗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普源分离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B1/20 | 分类号: | B04B1/20;B04B1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叶美琴 |
地址: | 23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高速 分离 卧式 螺旋 自动 卸料 沉降 离心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心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体高速分离的卧式螺旋自动卸料沉降离心机。
背景技术
固液分离设备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石油化工、食品加工等行业,近年来随着产品细分功能的扩大,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高,降低生产加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选择,特别是在生物化工、动植物蛋白、淀粉、果蔬汁液提取、石油化工、污水处理等行业分离领域对能耗小、效率高、大处理量、适应物料高粘性、固体比重小、排渣更干、排液更清的固液分离设备需求量与日俱增。传统卧式螺旋自动卸料沉降离心机分离技术:进料--分离--排渣、排液。固、液分离是根据物体离心加速度理论原理,重要技术依据是转鼓转速,转鼓内腔直径大小及有效工作区筒体的长径比来决定分离效果。在分离过程中,由于螺旋的转速低于转鼓的转速,因此通过螺旋进料的流体在进入转鼓时速度较低,容易造成转鼓内分离的液体发生紊流现象,影响分离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流体高速分离的卧式螺旋自动卸料沉降离心机。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流体高速分离的卧式螺旋自动卸料沉降离心机,包括:转鼓、螺旋推料筒、主电机、辅电机;
转鼓水平设置,转鼓一端设有进料口和出液口且另一端设有出料口,转鼓内部设有从进料口一端向出料口一端延伸的容纳腔室;
螺旋推料筒位于所述容纳腔室内且沿进料口向出料口方向设置,螺旋推料筒外周设有螺旋叶片且螺旋叶片与所述容纳腔室内壁间隙配合,螺旋推料筒外壁与转鼓内壁之间形成回液通道,所述回液通道与所述出液口连通,螺旋推料筒内设有从所述进料口向中部延伸的进料腔,所述进料腔包括从进料口向出料口依次连接的进料室和布料室,所述布料室侧壁设有布料孔且通过所述布料孔与所述回液通道连通,所述布料室远离所述进料室一端的端壁上设有导流凸起,所述导流凸起的外壁与所述布料室的内壁之间形成围绕所述导流凸起布置的环形导流通道,所述环形导流通道的截面宽度从远离所述进料室向靠近所述进料室的方向逐渐增大;
主电机的输出轴与转鼓的转轴连接用于驱动转鼓围绕其转轴旋转,辅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旋推料筒的转轴连接用于驱动螺旋推料筒旋转。
优选地,所述导流凸起位于螺旋推料筒的轴线上。
优选地,所述布料孔位于导流凸起靠近所述进料室一侧。
优选地,所述布料室的内径大于所述进料室的内径。
优选地,还包括进料管,进料管位于所述进料口处且一端伸入所述进料腔内,进料管位于所述进料腔内的一端具有锥形出口,所述锥形出口的内径从远离所述布料腔一端向靠近所述布料腔的方向逐渐增大。
优选地,进料管与螺旋推料筒同轴设置。
优选地,所述进料腔还包括预分离室,所述预分离室位于所述进料室靠近进料口一侧且与进料室连通,所述预分离室的内径从远离进料室一端向靠近进料室一端逐渐增大。
本发明中,所提出的流体高速分离的卧式螺旋自动卸料沉降离心机,包括转鼓和设置在转鼓内的螺旋推料筒,螺旋推料筒的布料室内设置导流凸起,所述导流凸起的外壁与所述布料室的内壁之间形成具有锥形结构的环形导流通道,使得液相物料通过布料孔布料之前得到进一步加速。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流体高速分离的卧式螺旋自动卸料沉降离心机,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进料腔内设置具有锥形结构的环形导流通道,在液相物料布料到转鼓和螺旋推料筒之前得到进一步加速,使得液相物料进入转鼓时速度与转鼓转速相匹配,从而保证液相物料与高速旋转转鼓分离腔体同步运行,有效延长沉降分离时间,消除了液相物料在转鼓沉降分离工作区内的紊流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流体高速分离的卧式螺旋自动卸料沉降离心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流体高速分离的卧式螺旋自动卸料沉降离心机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流体高速分离的卧式螺旋自动卸料沉降离心机,包括:转鼓1、螺旋推料筒2、主电机、辅电机;
转鼓1水平设置,转鼓1一端设有进料口和出液口且另一端设有出料口,转鼓1内部设有从进料口一端向出料口一端延伸的容纳腔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普源分离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普源分离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39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开松机
- 下一篇:一种无纺布混棉储棉联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