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物血液降温的方法及其应用以及心肺复苏低温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及动物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83947.9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8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茂;徐杰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茂;徐杰丰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A61F7/12;A61M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葛松生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物 血液 降温 方法 及其 应用 以及 复苏 低温 模型 制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动物血液降温的方法及其应用以及心肺复苏低温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及动物模型。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将动物的体温降低到预期水平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等,例如使用降温毯、冰帽等包裹动物使其降温,或者注射氯丙嗪、异丙嗪等药物来达到降低动物温度的效果。而这些降温方法一般降温速度较慢,不能很好地达到期望的效果。
另外,虽然目前存在一些快速降温的方法,但总体而言,大多存在成本高、操作复杂、有创伤等缺点。
考虑到治疗性亚低温被证实在心脏骤停、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等多种疾病中具有器官保护作用,而早期、快速低温是进一步提升亚低温器官保护效应的重要手段,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降温速度快、成本低、效果好的动物降温方法。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动物血液降温的方法,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心肺复苏低温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心肺复苏低温动物模型,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动物血液降温的方法的应用,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动物降温速度慢、效果差、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物血液降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通过4℃液体与血液进行热交换而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包括:向动物食道中插入食道降温导管,并向所述食道降温导管内循环灌注4℃液体,通过4℃液体与动物内毗邻食道的心脏、大血管内的血液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动物全部血液的降温。
进一步的,所述食道降温导管包括中心部分,以及贴附所述中心部分螺旋设置的螺旋部分;所述食道降温导管由医用硅胶软管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包括:利用血液净化仪将静脉血液引至动物外,在体外进行降温后再回输至体内,从而实现动物全部血液的降温;所述在体外进行降温是通过4℃液体与血液净化仪管路中的血液进行热交换实现的。
进一步的,所述血液净化仪的参数设置为:CVVH模式,血液流速起始180ml/min、维持120ml/min,置换液速度30ml/kg/h,脱水0ml/kg/h,肝素首剂静推1000U、微泵维持150U/h。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心肺复苏低温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动物准备过程、心肺复苏模型建立过程以及降温过程;
所述动物准备过程包括:
(a)实验前12h,动物禁食,不禁水;
(b)实验时,动物称重,肌肉注射氯胺酮诱导麻醉,所述氯胺酮的注射量为20mg/kg;将动物固定,连接SPO2、心电及肛表,并于诱导室颤前使用控温毯维持动物正常体温在(38.0±0.5)℃;
(c)建立耳缘静脉通道,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诱导全麻,所述戊巴比妥钠的注射量为30mg/kg;此后按照8mg/(kg·h)的量注射戊巴比妥钠维持麻醉状态,以及芬太尼2μg/(kg·h)持续镇痛治疗;
(d)经口气管插管,连接ETCO2/SPO2监测仪和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所述呼吸机的参数设置为潮气量12mL/kg、峰流速40L/min和FiO221%;通过调节所述呼吸机的呼吸频率维持ETCO2在35~40mm Hg;
(e)暴露右股静脉,置入Swan-Ganz导管至右心房,用于监测核心温度;
(f)暴露右颈外静脉,置入诱颤电极至右心室,用于诱导心室颤动;
(g)经口留置食道降温导管,外接冰毯仪,用于向食道降温导管内循环灌注4℃液体;
所述心肺复苏模型建立过程包括:
(h)经诱颤电极释放1mA交流电至右心室,诱导心室颤动;
(i)心室颤动成功后,断开呼吸机,停止机械通气,无干预观察8min后进行CPR,所述CPR包括人工胸外按压和球囊辅助通气,比例30:2;所述胸外按压的按压深度5-6cm、频率100-120次/分;
(j)CPR持续2.5min时,按照20μg/kg的量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此后根据复苏情况每3min重复注射肾上腺素一次;
(k)CPR持续5min时,给予能量150J的双向波电除颤1次,并判断是否自主循环恢复;所述自主循环恢复的标准为室上性自主心律伴平均动脉压>50mm Hg,持续5min以上;若动物自主循环恢复,则视为复苏成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茂;徐杰丰,未经张茂;徐杰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39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绕线压线监测警报装置
- 下一篇:防止堵塞的纱管分拣机